无人问津(1 / 3)

第三日清晨。

木匠如约将移动餐车制成,张寡妇付完尾款把车推回来,一路上,路人纷纷投来稀奇的目光。

这三天里,林若可没闲着,不断尝试调配各种口味的辅食,力求色香味臻至完美,瓦罐小碗也极具花费心思。

为此她特意跑到瓷器行,买下那些小巧可爱,带有动物图案的器皿,用作包装食物。

不多时,张寡妇将移动餐车推回来,林若急忙迎上去,将一早准备好药售卖的辅食装桶,姐妹俩推着餐车,去往东街道的集市上摆摊售卖。

潭水县东街集市是官府特意批建的早市赶集地,谁家有闲置物,可随意找空地摆摊,官府有专人收费,交三文钱类似经营管理费,换摆摊许可牌子。

林若她们到的时候,集市上已有不少卖吃食的连声吆喝,剩余大多,则是村镇乡民背来的山货野菜一类。

赶集的人非常多,林若交三文钱拿到腰牌,便招呼张寡妇把餐车停好,迅速进入状态叫卖起来。

林若:“瞧一瞧,看一看,各种口味幼儿辅食,任君挑选。”。

新奇事物总是能立刻引人注意,姐妹俩的移动餐车刚摆好,一个挎着菜篮子的大妈走过来,她眼睛盯着餐车上的食物,问道,“小娘子,你这卖的是啥东西咧?”。

大妈哪里懂啥叫幼儿辅食,她听着新鲜,凑上来看看。

大伙瞧着餐车稀奇,不由自主停下脚步,围过来扎堆议论。

林若笑道,“姐,这是小宝宝的吃食,家里有快满周岁的宝宝可以买回去尝尝鲜。”她从餐车上取下可爱的陶罐,揭开给大妈瞧,“一罐吃食二十文钱,姐,您买一罐回家给孩子试试?”。

大妈初见东西稀奇,餐车上那些瓶瓶罐罐瞧着可爱,怎奈一听见是宝宝吃食,瞬间失去兴趣,“嗐,我当什么好东西,有孩子吃奶就成,谁买你这吃食,不是冤枉钱么。”。

说完,大妈头也不回就走了。

“我这是独家秘方烹制,不但口感好有营养,姐,要不您在看看。”林若挽留道。

大妈摆手拒绝:“不要,不要。”。

旁的路人见状,忍不住说一句,“小娘子,那大姐说的在理,就算孩子娘身上没奶水,在家里弄点米饭水、米糊糊就能喂养,你这一小罐东西,还要二十文,忒贵了些。”。

路人嫌弃得嘴巴发出啧啧啧的声响。

二十文钱都能买到烫好的猪下水打牙祭了,反正她是不会掏钱买这吃食的。

“是咧,别说二十文钱,哪怕卖二文钱,也没有冤大头愿意买吧。”人群中有人笑称。

围观的人群一下子散去,真是聚得快,散得也快。

开张不顺利,林若也暗自纳闷,定价二十文难道真的贵了。

吆喝的时候,张寡妇在一旁听到刚才的对话,她试探问林若,“妹子,要不咱把东西卖便宜点儿?”。

林若没有说话,她瞧着过往人群,潭水县是富庶之地,这里住着许多乡绅富豪,经济条件比周围几个县还要繁华,酒楼里普通的茶水点心,还要收取四、五十文。

凭良心说,除去酒楼茶肆,东街集市摆摊上卖普通烤串吃食,定价不少于二十文的大有人在,为何到了她这儿就嫌贵呢。

“不,张姐姐,咱按照原价卖。”林若笑着宽慰张寡妇,“日头长着呢,慢慢卖,不着急”。

张寡妇听后点头,这才第一天,许是没人知道婴幼儿吃食的好处,日头长着呢,说不定有识货的顾客呢,她尝过这些吃食,对自家妹子的手艺非常有信心。

姐妹俩继续守着摊子吆喝,林若嗓子喊累了就换张寡妇上阵,卖力吆喝一上午,愣是一罐吃食也没卖出去。

摆摊失败,林若神情略显疲态。

如果说早些时候,她还对市场满怀信心,现在则是紧皱眉头开始自我检讨。

一上午空坐冷板凳,林若不得不反思这桩生意无人问津的症结所在。

当初卖卫生棉,定价一两银子还能卖脱销,那么,问题应不在价格,而在于消费人群。

她烹制的婴幼儿辅食从口味到卖相,可以说是一等一的好,绝对引人关注,卖不出去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东街集市人群不是她的潜在顾客。

也许,应该从高消费人群入手,比如说打入城中的贵妇圈。

想到这里,她决定不再费力摆摊,喊上张寡妇收拾东西回家。

换思路分析后,林若觉得有必要验证一番,可以试着寻求县令夫人的帮助,在潭水县,她认识的权贵,也就是县令夫人,这事没有人比县令夫人更合适。

好巧不巧,林若姐妹俩前脚刚到家,后脚县令府衙中的管事上门拜访。

县令府衙管事见到到林若,笑眯眯递上帖子,“林小娘子,我家夫人今晚有请。”。

林若翻开,得知是县令夫人为小公子摆满月酒的邀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