骠骑大将军(1 / 2)

寒空之上 元珏 864 字 7个月前

我来安西都护府前前后后十余年。

父亲是不孝''戴罪'',所以前五年间总是被调来调去,我们举家也随着迁来迁去妹妹就是在这种颠沛流离的路上出生的。自她出生后,我们才安稳地在安西都护府度日。

五年的光阴平息了祖父心中些许的怒气,五年的风雪锻炼出父亲身为都护大人该有的智谋和胆略。

我总结了一下父亲在安西的措施主要分为两方面:

第一,对外严厉打击突厥余孽势力,集结兵力牢守安西四镇;

第二,对内安抚突厥良民,鼓励突厥人与汉人通婚,促进民族融合。

不到三年,崔心远威名显赫,上至朝廷下至民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尤其在突厥百姓中,安西都护府将军似乎只能是崔心远,对父亲几乎达到顶礼膜拜的程度。

我的偶像就是我的父亲。

论体格来说,他不像将军,甚至连武将都谈不上。

他高且瘦,时常着白衣,摇团扇,一脸文弱书生相,平素对人更是谦谦有礼。早在清河老家,父亲一旦出门,身后必有追随者,男的要和他谈风论雅,女的要和他山盟海誓,几次下来吓得父亲不敢外出,以至于有时从后门偷偷溜走。就是在偷偷从后门溜出的那段日子的某一天,他碰上街边被迫卖身的我娘。我娘本也是官宦人家小姐,后族中一人获罪便全家连诛,娘就这样被流转贱卖。

就是这样的一个文人雅士,竟不听媒妁之言,不尊父母之命,只为一个女人的真心,毅然断弃世袭贵族封荫的资格,要知道父亲的父亲可是位列公卿。本该等着荫下封侯,他却自力更生立功封侯,而且是唐皇亲封的骠骑大将军,这样的男子太令人着迷了!

至今,父亲都未曾纳妾,忤逆不孝在先,后又不纳妾,膝下无男丁,这就注定父亲与贵族圈格格不入。

骠骑大将军又如何,在世家眼里我们就是叛徒和异类。

他们都说我娘是狐狸精。

他们都说我和妹妹是小狐狸精。

他们都说我父亲被我们仨害惨了。

这些话都是我娘告诉我的。

娘说起这些的时候眼里全是那帮傻子永远看不到体会不到的幸福。

我多想就这样一家四口永远到老,有时竟恨起自己不是男儿郎,要不然就不用嫁人,还能为父亲冲锋陷阵。

“姐姐,我要是男儿就好了!你看我哪点比不上那些涂脂抹粉的男子?!”

妹妹撅着嘴,挥舞着拳头,对着菩提树干就是一顿捶。

“你这样会把我的菩提树捶坏的。”

“坏了我赔就是了!”

她懂我,我也懂她。

“要我是男儿,你就不用嫁人!我听说那个人就是个不学无术的傻子!”

妹妹说她从来往的商旅口中打听到的,我倒是被“傻子”一词给逗乐了。

我倒希望他是个傻子,这样他过他的,我过我的。

“那傻子敢欺负你,我弄死他!”

妹妹越说越起劲,我笑她真是个蛮子。

“你姐姐是那么好欺负的?好歹我也是都护府大小姐。”

“你在这是大小姐,出了这个府们那你就什么都不是。那个韦善仁,二等贵族,为了往上爬,冒着众人的耻笑,甘愿娶你,动机不纯,绝非善类!爹爹可能真是老了……”

我口中的父亲,她说的爹爹,年已不惑。凡人越老就会越害怕,不是怕死,而是怕自己的子孙后代没有着落。

他想着我算是下嫁,好歹是侯府的嫡女,那个伯爵婆家肯定要对我礼让三分。

当然这些统统是我的猜测。

下个月初二就要启程嫁人,目的地是我大唐的都城长安的京兆韦氏府邸。我未来的公公是靠着荫封的开国县公,名叫韦安达,是个从二品;我未来夫君韦善仁,封号壮武将军,是正四品下。

他这个壮武将军名号都是借着我父亲名号来的。骠骑将军的女婿最起码也得是个正四品的壮武将军。

“阳儿,你可知我为什么要把你下嫁给那个纨绔子弟吗?”

我喜欢跪在双亲膝下聆听教诲。

妹妹见我跪着听训,也习惯跪在一侧。

“第一,确实没人要娶你。

第二,你是侯府嫡女下嫁,那小子府里上

上下下没人敢对你颐指气使。”

我默默点头。

“父亲,姐姐能不能嫁人吗?”

“不能!他们想着我们一家人都是异类,那就去长安给他们瞧瞧!崔心远的女儿是个大家闺秀,照样风光嫁人!”

这次轮到妹妹默默点头。

“阳儿,你父亲说的对。你已经到了嫁人的年纪不能再拖下去,年岁一过,指不定又有什么闲言碎语。娘相信你,你聪慧过人,必定可以在那伯爵府里安身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