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为太傅(1 / 1)

万略出将门 宋清辞 524 字 6个月前

该如何形容此时的沈长风呢,大概就是“笑话”吧。她讪讪地鼓起了掌:“非常好,弹得非常好,继续。”

众人带着几乎是一哄而散的兴味,以及由于看热闹的欲望调到最高以后忽然落空的怒气,又窃窃私语了好一会儿才停下。

皇帝亲切得几乎谄媚地询问:“长风,是青辰哪里弹错了吗?”

沈长风微微作了个揖,然后摆了摆手,甚至不想再说话了。

皇帝并不勉强,挥了挥袖子,大殿上一切活动照常进行。

虽说仗是太子打赢的,但是今晚的庆功宴,主角却几乎是许青辰了。纵使是表演结束后,也有无数双眼睛艳羡地看着她,憎恶地看着着她,赞美或诋毁着她。只见她低声与梁文舒说着什么,梁文舒抬了抬眉稍回了什么,于是二人会心地笑了。自许青辰回到座位后,他二人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小声而肉眼可见地欢喜交谈。

沈长风倒也不是看不得这些,却还是忍不住打道回府了。

第二天就是梁文舒拜为太傅的大日子了。

上一世,这一天的经历在沈长风脑中,回环往复日日夜夜不知重演了多少遍,如今,再次经历一次她却依旧感到需要鼓起勇气。

皇帝对于太子拜太傅的礼节给得非常足,皇宫上下,张灯结彩,与昨日欢庆太子的礼仪并无二致。翻译成人话就是,昨天的装饰都没拆,刚好留着今天用。

皇城的台阶很高,皇帝、太子、太傅自然是在最高的阶台处,百官按照官位大小一次排列而下。沈长风一家由于刚打胜仗不久,自然也是站在较高的位置,正好够沈长风看到梁文舒。

今天的梁文舒算得上是皇城的主角,穿着几乎像是婚庆的大红色暗金衣袍,繁复的云纹密密麻麻又错落有致地绣在上面,据说其中有一半以上的手笔来自于许青辰。这件隆重华贵的太傅装,是皇帝在几个月前梁文舒考中状元时,就下令命京城的绣女缝制的,其中由许青辰主管此事。我朝向来文武并重,梁文舒的待遇在当朝虽是无出其右,但在历代以来,并非没有。然而,即使这么说,也足足可见梁文舒少年成名的程度已经能够比肩前辈先生了。

皇帝正当壮年,太子也尚且年轻。我朝此时出了如此一位优秀先生,皇帝自然是为找到了太子的好师父而感到欣喜。太子年轻,行事也常常草率鲁莽,可眼里却总是一股挥之不去的阴鸷与狠辣,当他试图表现得天真开朗而洒脱活泼时,总免不了几分做作与矫情的气质,令人看了不由自主地生厌。沈长风的上一世太短,并没有看到后来太子及其党羽是否有何纠纷。然而这一世,她许愿着,即使自己运气好活得久一点,也千万不要有什么纠纷。她就喜欢天下太太平平的,大家和和乐乐的,万事顺顺遂遂的。在此基础上,假设偶尔南蛮小族或者北方夷族有点小打小闹,那倒不算太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