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小心,他来了(1 / 2)

此人乃是平南将军,王拓。

官居三品。

仔细一看,此人身材魁梧,面容刚毅。

一双深邃的眼眸里闪烁着沙场老将的锐利光芒。

王拓缓缓走到殿中,先对着离逸云行了个礼,随后说道:“关于边疆之事,臣以为,增派兵力乃是当务之急。梁、齐两国虽然并未有大动作,但长年累月如同苍蝇一般骚扰不断。派兵可以增加边防的稳固,也可以起到威慑作用。”

“起奏陛下,臣有异议。”王拓声音未落,殿内便响起另一种声音。

正是大离太师,张延元。

他两鬓已有白发,但精神矍铄,目光如炬。

而且与王拓一样,同是三品。

离逸云凤眸微动,微微转头,看向发声之人:“张爱卿,你有何异议?”

“陛下,边疆之事,的确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他先是表了个态,随即话锋一转:“然而,臣以为,在加强边防的同时,我们更应深思如何均衡朝廷内外之力,避免历史上的悲剧重演。”

说这话时,目光似乎随意地扫过王拓,那一瞬的交流,充满了层层叠叠的含义。

王拓作为老将,自然能感受到张延元话语中潜在的意思,脸色不禁沉了下去,但随即又恢复如常,看着离逸云道:“张太师所言极是,均衡朝廷内外之力的确重要。臣无意越俎代庖,只愿以一腔热血,为大离的安宁尽绵薄之力。”

离逸云凤眸微扫,深邃的目光扫过眼前两人。

这两人可不是面上看上去的那么简单。

而且,别看那张延元面相比王拓大了些…

实际上那王拓比张延元了快一百岁,是真正的老逼登,只不过修为高,就显得年轻有力。

离逸云心中明白,大离现在岌岌可危。

若不是他二人功力不是自己对手,怕是早就按捺不住举兵了吧。

不过,今天早晨似乎少了一些声音。

咱家夏侯苓哪去了?

往常早朝之时,夏侯苓身为禁军统领,是唯一被准许带剑上朝之人。

若是有人这般针锋相对,夏侯苓定然会站出来表态。

这也是离逸云放心将兵权交给她的原因。

“二位爱卿,朕已经知晓你们的想法,先退下吧。”

“是。”

二人忌惮离逸云的修为,自然是不敢造次。

离逸云扫视文武百官一眼,冷声说道:“此事朕需要再想想。如今,更重要的是每五十年一次的祭祖大典将至,礼部的奏折朕已经收到,就差内务府的了,传太监大总管李隆甫进宫。”

门口太监领命传话:“传太监大总管李隆甫进宫~”

不一会儿。

负责去传话的小太监风风火火地跑了回来。

众目睽睽之下,直接冲到了殿中跪倒在地,声音颤抖:“启禀陛下,李总管……无法前来。”

离逸云的眉宇间凝聚了一抹不悦:“放肆!祭祖大典乃是我大离最重要的节日,李隆甫竟敢抗旨,疯了不成!”

那小太监吓得身子一震,险些尿在大殿上。

他低着头,声音更是低得几乎听不见:“不是的……回皇上,是……李总管他,已经死了。”

此话一出,满朝文武尽皆议论开来。

“什么,李公公竟然死了……”

“似乎李公公修为不低,若是被人杀了,谁这么大胆子……”

李隆甫虽然是太监,但也是四品大员。

尽管他身为太监,按律不得参与朝政,但其权力与影响力不容小觑!

不过,昨夜夏侯苓为了保护现场证物,已经将内务府里里外外封锁,这才没让李隆甫的死讯泄露。

离逸云眼神如刀,声音冰冷:“刑部尚书何在!”

那刑部尚书身体一震,步伐踉跄地走出列队,颤声道:“臣在此。”

“李隆甫身为宫中要员,其死对朝廷影响深远,你作为刑部尚书,竟对此浑然不知?”离逸云的话语中带着不容置疑的严厉。

刑部尚书身体急忙跪下,哆嗦着说道:“回皇上,卑职也是刚知晓此事。只因李隆甫官居四品,按照大离律例,若遭不测,当由禁军调查,卑职也是无权干涉啊……”

“原来如此。”

离逸云这才语气稍缓。

也明白了夏侯苓为何今日没来上朝。

想必是查案去了。

“既然如此,平身吧。”

“谢皇上。”刑部尚书这才起身,小心地问道:“皇上,是否需要卑职委派一些捕快,与夏侯将军一同调查此事?”

离逸云想都没想:“不必了。此案便由夏侯爱卿全权负责,你们做好你们自己的事就可以。”

说完,又将吏部尚书唤来,道:“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