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伏击!失败?(1 / 2)

李广虽然是在气头上颁布的命令,但支撑他下达这个命令的主要原因,还是来源于己方的强劲实力。

“庆言,你去三号运输舰找钱老,蓝星紧急调派的武器昨天就已经登舰,现在就跟冰夷在一起,你先提前熟悉一下它的操作方式,接下来的战斗就看你了。”

庆言点了点头,领命而去。

十分钟后,文昌拿着刚刚整理出来的情报,开始向李广汇报Q7路线的分析情况。

“军长,根据情报显示,Q7共袭击人类聚集点13处,其中小型城镇8处,工厂5处。

由于未知原因,Q7在袭击的过程中,刻意避开了沿途的大型城市。

根据以上情报分析,现在推测出Q7的下一处可能袭击的目标有两个。”

说到这里,文昌顿了一下,找出地图上标注的地点继续说道:“第一个就是德克市,虽然以市命名,但常驻人口却只有二十万,符合Q7的攻击目标。

第二个则是德克市市郊的大型化工厂,整个化工厂近两万名员工,并且那里有Q7急需的燃油资源。

综上所述,我建议在德克市以北的山谷内设伏,当然实际地形是否适合伏击,还得以侦察部队汇报为准。”

李广听着文昌的汇报,仔细的端详了一下地图上标注的城市,最终拍板同意。

“立即派出侦查部队,侦查德克市北部山谷地貌。

所有部队即刻开赴德克市北部,到达指定位置后除机甲部队外,其余人立即对德克市居民进行疏散工作。

机甲部队在德克市北部待命,就算山谷内地貌无法满足设伏要求,也要在德克市北部拦住Q7,不能让它继续伤害普通民众了。”

随着李广的一声令下,996军如同精密的仪器一般,开始飞速的转动了起来。

随着大量的部队涌入市区,德克市的居民难免会感到恐慌,但在文昌的有序组织下,除机甲部队外的所有士兵,全部被他投入到了居民的安抚与疏散工作当中。

李广也在这时收到了侦察部队的回复,确定了山谷内有多处地点适合伏击。

于是机甲部队在李广的命令下,再次开拔,目标德克市北部山谷,为伏击Q7做准备。

德克市北部的山谷名为德州大裂谷,是火星最大的天然山谷,全长近200千米,最宽的部位达到了3千米,最深处达500米。

中心部位是一条岔路,一条连接着德克市,另一条则连接着德克市市郊的化工厂。

所以在李广的伏击计划中,需要有人吸引Q7的注意力,将它引往通向德克市的设伏路线。

这一光荣的任务,在几名飞将军号驾驶员的哄抢下,迟迟没能做出决定。无奈之下负责颁布任务的李广只能让他们自行抽签。

最后赵亮哈哈大笑着展示了自己抽到的红签,满意的接下了任务。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李广还批准了两具天兵机甲同行,在赵亮的强烈推荐下,这两个名额最终落在了同为五班学院的于印和剧燕伟身上。

三人扛着制式大狙,朝着指定地点领命而去。

德州大裂谷的南端,数百具机甲已经屹立在山谷两侧,纷纷拿着制式的远程武器待命。

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将Q7附近的僚机全数歼灭,杜绝Q7修复的可能。

在峡谷出口的位置,庆言驾驶着冰夷堵在这里,而他手里握着的,正是钱老从华夏军工研究所调派来的大杀器——光速电磁炮(初版)。

虽然打着光速电磁炮的名头,但它的弹丸初速远远达不到光速的要求,之所以这么起名,主要还是表达出科研人员对超光速电磁炮的美好愿景。

要说这门电磁炮跟庆言也有些渊源,当初在理论课上,他为李彦虎提出的公式做出了详尽的解答,正是这道公式的答案,使超光速电磁炮的研究课题迈进了一大步,而这门初版的光速电磁炮也因此应运而生。

电磁炮的炮身长度超过两百米,穿甲弹在如此长的炮管加速下,初速已经非常接近光速,在笔直的峡谷中发射,Q7在两边都有峭壁的状态下将避无可避。

如果Q7被这家伙击中要害,那庆言就可以上去给它收尸了。

华夏方面的部队已经准备完毕后,鹰酱军方才姗姗来迟。

拜橙带着近百具机甲亲临现场,这其中就包括了麦克阿瑟号和艾森豪威尔号机甲。

与李广密切的沟通后,拜橙带来的近百具机甲也参与了伏击行动,任务是协助山谷两侧的华夏机甲,歼灭僚机。

在所有人准备完毕后,Q7也终于靠近了山谷,事到如今已经万事俱备,一切都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运行。

负责前哨监视的侦察组离的老远就发现了Q7的踪迹。

“报告!Q7已进入山谷,目前移动速度缓慢,预计三十分钟后路过岔路。引路组请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