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囤粮(1 / 2)

“小姐,张管事来了。”

姜晚处理完红裳的事情,回到自己的院子,花影便来禀告。

“将人带去花厅,我随后便到。”姜晚留下一句话,先进了自己的房间。

方才她去了正房,喝了红裳敬的茶,给她安排院子以及伺候的人,忙活了半天才回到自己的院子。她要先去换一身适合见客的衣裳,她没忘记,昨日吩咐白芷将张管事找来的目的。

姜晚换了身衣裳,来到花厅,张管事已经在里边候着了。

“小姐。”张管事见到姜晚,向她行礼。

“张管事有礼了,请坐。”姜晚走到主位上坐下。

张管事也依言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

“张管事,这些年,辛苦你了。我铺子的盈收年年往上涨,这都离不开你的功劳。”

姜晚见张管事脸上有些疲惫,感慨了一句。

“小姐折煞老奴了,这都是老奴分内之事。不知小姐今日传老奴前来,可是有何要事?”

张管事不敢托大,他是姜母一手提拔上来的管事,也算是看着姜晚长大的,姜晚出嫁后,姜母直接将他给了姜晚, 替她姜晚管理嫁妆铺子,这些年也是尽职尽责,没有出过任何差错,因此对姜晚今日让他过来的目的很是好奇。

“确是有要事相商,我想让你把我名下所有铺子账上的现银,全部拿来买粮食。”姜晚直接开门见山说出她的计划。

张管事听后一惊,所有现银拿来换粮食,这得换来多少粮食啊?他按捺下心绪,诧异地看向姜晚:“小姐这是为何?难道您是准备再开一间粮食铺子?”

“不,我另有用处,你只管买来,先找个地方囤起来,其他的都不用管。切记,做的隐蔽些,别让任何人发现。”姜晚肃着一张脸,吩咐道。

张管事连忙应是,但想着账上的银子,又有些迟疑:“小姐,老奴略微估算了一下,您所有铺子账上的现金大约有三万两黄金,若是全部换成粮食的话,我们暂时没有这么大的地方可以放啊。”要知道一两银子就可以买到十石大米,三万两黄金全部换成大米的话,张管事都有点不会算了。

“你先看看我名下的庄子能不能放,若是不能,你再来找我,届时我再想法子。”姜,晚对她名下的产业其实心中有数,毕竟上一世,程立轩可是借着她的嫁妆,换来了他们一家三口的荣华富贵啊。

不过现在太平时期大肆囤粮,确实很容易惹人猜疑,她不能让这么一大批粮食全部运进京都城内。

她名下还有几处庄子在城外,京都城内还有一处宅院,到时候可以把这些粮食分批储存,不至于让人怀疑。

“是,老奴知道了。不知小姐何时要这批粮食?”张管事再度问道。

“你立刻就去办,越快越好。”马上就要到端午了,到时江南水灾的消息一出,势必会导致粮食价格上涨,到时候再去买便不划算了。最好在这之前就把所有的银子都换成粮食,免得夜长梦多。

张管事站起身,拱手行礼到:“是,老奴这就下去准备,老奴告退。”说完,张管事便匆匆离开了。

白芷送完张管事,回到花厅,很是疑惑,“小姐,您为何要买这么多粮食啊?”

“日后你就知道了。”姜晚不能多说,重生这种离奇的事情,说出去谁敢信,她只能自己保守住这个秘密,哪怕是身边最得她信任的白芷,她也不敢说。即便现在她做的事情有些匪夷所思,她也不能跟她们说清楚。

“哦。”白芷并没有放在心上,小姐不愿意说,她也就不问了。

倒是一旁的花影心思细一些,她看向姜晚,“小姐,可要回国公府传个话,让国公爷也着手准备些粮食?”

姜晚沉吟片刻,点点头:“我写一封信,你亲自送过去,切记一定要亲自送到父亲手里。”

花影:“是,奴婢明白。”

姜晚移步到书案,白芷给她研墨,花影准备纸笔,她想了一会,才开始执笔书写。

她不能在信中明说,江南即将发生水灾,还有接下来的几个月大旱,她只能隐晦的向她父亲暗示,她的父亲身处朝堂数十年,以他的敏锐,相信他能懂她的意思。

半刻后,姜晚写好了一封信,交给花影,再三叮嘱,一定让她将信亲手交到明国公手上。

花影拿着信便出府了。

明国公府

后花园内,姜母拿着一把剪刀,站在一棵牡丹花前,修剪枯枝。

管家匆匆走过来,拱手行礼:“夫人,小姐身边的婢女花影来了。”

姜母直起身,看向管家:“晚儿的婢女?那你还不快将人带过来?”

“夫人,花影带着小姐的亲笔书信,说是要亲手交到国公爷手里,老奴不敢做主,便让人先带着她到花厅候着,赶紧过来向您禀报。”管家直接说明原因,这不是他不愿将人带过来。

姜母将手中的剪刀递给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