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倪旭欣(1 / 2)

问剑星河 墨绘星尘 857 字 3个月前

云安当,云安城内规模最大,信誉最好的当铺。

“掌柜的,这是十五两银子,来赎我的玉簪。”

陈婉月在柜坊上排出几块碎银,又小心翼翼地推到了那当铺的掌柜面前。

不必说,这些银两自是她从先前那几个歹人身上搜刮得来的战利。

那掌柜戴着副水晶制成的老花镜,眯着老眼抓起面前的银子看了又看。

“姑娘,这银子成色差了些,若要赎回你那簪子,须得再多加一两。”

陈婉月闻言,心中实是有些不愿。

这一次逃婚离家,她走得着急,并没有多带盘缠,到云安城时,她便已是身无分文了,是以前番她才当了那支过世阿娘留给她的簪子。

原本,她是打算在城中安顿之后,卖些字画换些银两再把这簪子赎了回来。

幸而她昨日得了奇遇,从那伙图谋不轨的贼人身上得了些银子,今日这才赶来提前相赎。

只是前番付过那客栈长住的房钱之后,她身上的银子便也没剩下了几两,此番若是再多给这掌柜一两,那她去东石谷的路上,便须得紧着过日子了。

眼见了那掌柜目光中的坚决,陈婉月在心中暗叹一声,也不想多争辩什么,便要去解那系在腰间锈剑剑柄之上的锦囊。

哪知,就在此时,一只少年的手自那在她眼前晃过的锦衣袍袖中伸出,将一锭足有五十两的银子敲在了那木案之上。

那木案发出啪的一声轻响,随之而起的,便是那少年人清朗的话音。

“掌柜的,那簪子,我替这位姑娘赎了。”

说完,那少年丝毫不看那掌柜反应,只一抬手,使了个驱物术,将那案上的碎银凭空摄入了掌中。

接着,他收起另一只手中的折扇,合手向陈婉月抱拳一礼。

“在下武陵城倪旭欣。难得在此相遇同道,在下想请姑娘一起吃杯茶,不知姑娘可愿赏光。”

陈婉月这时还在打量着这位半路杀出的“程咬金”。

这少年约莫十五六岁年纪,身上那件贵气逼人的黑袍,叫人一看便知他身世不凡。

他亦生得十分英俊,那本该叫人感到冷厉的剑眉朗目,在他身上却偏偏带着一股柔和,伴上此刻他那不见半分作伪的微笑,反倒使人觉得亲切。

见陈婉月打量自己的目光之中并无那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意味,倪旭欣抬起了他那只还攥着银子的拳头,伸到了陈婉月面前。

这人似乎并无恶意,自己不若趁此机会结识一番也好。

这般念头在心中转过,陈婉月便也抬起了手,从倪旭欣手中接过了银钱,又学着他的模样抱拳还了一礼。

“如此,便谢过道友了。”

见到眼前这一幕的当铺掌柜哪里还不知道今日自己是遇上了何种人物,当下也不敢收那五十两银子,只匆匆取了那支陈婉月的簪子出来奉上。

见他如此识趣,二人也没有与他再多纠缠,便就由倪旭欣一路引着,往城中那座远近闻名的江月楼内,觅了个雅间,饮茶叙话。

且说这江月楼,确是这云安城内一等一的风雅所在。

横亘半个宁州的大沅江自楼外流过,在楼中坐定,入耳是涛声浅浅,举目是青山如黛,不时又有徐徐江风吹入楼中,散去瓦梁间的暑气,当真是个惬意之至的所在。

离了人群的倪旭欣,忽然显得有些腼腆局促,竟也是开始没话找话的说起了这江月楼的一段掌故来。

“云安人常说,每到八月十五月圆之时,此处江面便会忽然平静,状如明镜。届时天上与江中双月同升,双月同圆,堪称是当世绝景。文人雅士因之多往此楼赏玩江月,是以此楼名作江月楼。”

话到此处,他却笑了笑,才道。

“可惜此言不过凡夫俗子以盲引盲之论,这江月楼之名实与我宁州修仙界中一位前辈有关。”

言到此处,见陈婉月目中终于露出好奇之色,他停下声音微微卖了个关子,才又道。

“相传万年之前,我宁州出了位横压当世的江姓前辈,这位江前辈修为深不可测,曾数度为彼时的宁州修仙界化解了危机。”

“只是在她飞升上界之前,却不知为何忽然到此结庐隐居。”

“彼时之人只知晓这位前辈来此,是要等一个故人归来。”

见他又停下言语,卖起关子,陈婉月忍不住开口问道。

“那位前辈最后等来那个故人了吗?”

倪旭欣摇了摇头。

“直到那位前辈飞升,还是没有等到那个故人。”

“这座江月楼便是那位前辈在人界之时所建,听闻其所用的木料在凡俗中珍贵无比,故能万年不朽不坏,只是于修仙者而言却无半分益处,又兼后人仰慕前辈风骨,多加维护,方才得以留存至今。”

“这江月之名亦是那前辈所起,传言是因那前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