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设赵祯奖(2 / 3)

还没有看过呢。
二人下楼,等他们到晨晖楼一楼大厅的时候,外面赵骏等人也走了进来。
“官家!”
众人拱手行礼。
赵祯笑道:“都坐吧,出什么事了?是进攻西夏的计划制定好了吗?”
他最近是真的很开心,好事一桩接着一桩。
西夏李元昊死,大宋朝廷这边就已经开始进行筹备工作。
各种粮草、武器、弹药都在发往西北。
狄青也已经出发。
这次灭国战争就不需要范仲淹和张亢了。
二人一个宰相,一个今年接替了王德用成为枢密使。
而王德用以使相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算是退居二线。
再让范仲淹和张亢出征,并且还是打灭国战争,那二人基本上就属于封无可封。
所以狄青出征正合适,以后也算是为兵部或者枢密院培养预备的主官。
赵骏回答道:“差不多拟定好了,应该下个月就准备正式进攻。”
“太好了。”
赵祯坐到自己椅子上,握拳道:“这次必须消灭西夏,把我们汉人失去的领地都夺回来。”
“不止是西夏,还有一部分西域,包括嘉峪关、玉门关、吐鲁番、哈密等地。”
赵骏也坐下来笑道:“甘肃、宁夏地区虽然古时候就是边陲西凉,多是羌胡居所,不是我们汉人的传统栖息地,但仅仅拿回这些地方可还不够,我们大宋既然要比肩汉唐,甚至超越汉唐,那当然要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于东亚称雄,辐射整个世界。”
“嗯,还是大孙有远见啊。”
赵祯连连点头,开疆拓土自古以来就是守成帝王最大的功绩。
汉武帝世宗庙号,不就是开疆拓土而来吗?
否则若无早年的卓越功勋,以汉武帝晚年的昏聩,绝对当不得武帝以及世宗的称呼。
“今天过来其实不是为了这事。”
赵骏看了眼晏殊等人,笑着道:“我们过来是有个好消息告诉老哥的。”
“那刚好,朕也有个好消息告诉大家啊。”
赵祯也笑了起来。
“那老哥你先说。”
赵骏道。
“发电厂昨天试运行成功,虽然有点小故障,但朕排除了故障之后,就应该能运行了,朕打算今天晚上就点亮后苑!”
赵祯自豪地道。
“天呐,终于有电灯了吗?”
“电气化时代就要来了。”
“简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啊。”
“官家真乃神人也。”
“好家伙,老哥你是真的牛逼。”
赵骏睁大了眼睛,竖起大拇指肃然起敬道:“你这理工科能力简直逆天了,咱们祖孙文理合璧,天下无敌啊。”
“啊哈哈哈哈哈哈。”
赵祯乐得合不拢嘴。
他钻研理科一来是因为知道理科才是未来的大方向,他作为皇帝重视理科,必然会起到带头作用。
就像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者。
宋皇好理科,天下学子势必就会对理科钻研,自然也就会蕴育大量的理工科人才。
二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现在天下政务全归政制院,按照赵骏的话来说,他一个大宋皇帝懂个锤子治理国家?
所以每天除了下午从宰相们那了解政务以外,就没怎么插手国家治理。
没有了皇帝瞎指挥之后,政制院施政就方便大胆了许多。
如此造成了眼下大宋蒸蒸日上,国力飙升,每年的税收从景佑二年不过六七千万贯,到去年1.4亿贯。
这还只是中央。
由于地方要截留三成赋税,如果把天下地方的税也算上的话,那距离突破两亿贯也不远了。
因而可以说如今的国力基本上完成了翻倍,生产力和GDP也是逐年以10%以上甚至一度以20%的速度增长。
这下赵祯就更没有理由插手政务,那不就只能沉迷于数理化实验当中去了吗?
不过赵祯却发现醉心科学好像也不是一件坏事。
以他现在的科研成果,再加上现在大宋飙升的国力,未来历史地位绝对非常高。
毫不夸张的说。
等灭了西夏之后,就已经算是汉武帝、孟德尔、法拉第、特斯拉、门捷列夫的合体地位。
再干几年,灭了辽国,那这里面还得加个唐太宗。
几十年后等赵骏完成他那中华秋叶海棠一统的战略,乃至于百年后的东亚一极战略。
然后他再整点万有引力定律,相对论之类的,恐怕不管是在政治界还是学术界,那地位都是小母牛倒立,牛比冲天的存在。
什么李世民、刘彻、牛顿、爱因斯坦这些人,估计都得靠边站。
所以赵祯也非常满足。
毕竟他躺着躺着,就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厉害的皇帝和科学家,即便只是整天躲在宫里搞实验不理政又如何?有这种地位还有什么不能满足的呢?
“官家,我觉得可以设立一个奖项了,就像诺贝尔奖一样,用于奖励那些对科学做出贡献的。”
赵骏笑道。
“哦?”
赵祯来了兴趣,问道:“大孙的意思是,朕是第一个获奖的人?”
“不是。”
赵骏摇摇头。
“难道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