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嫌弃大宋(3 / 3)

宗时期进行了王安石变法。”

范仲淹改革

王安石变法

众人一头雾水,范仲淹他们自然知道,现在的开封府尹,他将来会进行改革吗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宋仁宗一朝,到宋神宗时期,文风非常昌盛,诞生了很多大文豪,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能与唐朝并列的时代。”

赵骏继续说道:“当然,也只是文化和经济还可以,军事上就差很多。”

晏殊自动忽略了那句军事上就差很多,回头看了眼赵祯他们,满意地说道:“那看来宋仁宗是一位优秀的皇帝啊。”

“差不多吧,算个明君。”

赵骏又补了一句:“不过我很想打他。”

“额。”

晏殊和赵祯他们给听懵了,既然是好皇帝,为什么想打他呢

“为什么想打他”

晏殊问。

赵骏就说:“他那一朝都出了一堆写宋词的高手,什么晏殊、苏轼、柳永、欧阳修、晏几道、范仲淹,离大谱的,上学那会背词背得我想死。现在我当了老师,还得给学生们讲宋词,绕不开他啊。”

晏殊有些尴尬地看了赵祯一眼,赵祯脸色无奈,后面几个大臣捂嘴偷笑。

看来官家治理的盛世文风太烈,令人后世子孙遭殃啊。

“当然,皇帝确实是好皇帝,宋仁宗除了倒霉点,生不出儿子以外,其它地方还是没得挑的,据野史记载死的时候敌国皇帝辽道宗为他哭丧,不过我们老师说应该是假的,反正不见宋辽两国的正史。”

“另外就是冗兵、冗官、冗费也在他手里加剧,虽然当时宋朝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但因为三冗问题,也是最贫穷的国家。军队吃空饷问题严重,武将腐败无能,文官领着极高的俸禄,官员数量又特别多,还每天不干事净给朝廷拖后腿。”

“加上每年还要给辽国岁币,造成宋朝财政严重亏缺。然后土地兼并严重,大量百姓的土地被权贵给弄走,使得内部叛乱严重。对外和西夏的战争又没打赢,帮李元昊立国之战建立起威望,造成了之后辽夏宋三国鼎立的局面。”

“仁宗说起来是个好皇帝,但那是指宋朝,跟其他朝代的明君比起来,也就是个平庸之主而已。”

“他有想法改变这种积贫积弱局面,可面对巨大的阻力,又不敢对庆历新政支持到底。做事瞻前顾后,用了范仲淹又不信任他,没有像汉武帝、唐玄宗那样力挽狂澜的能力,从宏观角度看,最多是个裱糊匠。”

“当然了,他的性格确实好。历史学界公认,宋朝皇帝昏庸君王多而明君少,仁宗在宋朝皇帝里属于矮个里勉强挑的高个,跟他后面那群废物智障皇帝比起来,算是个有作为的了。”

赵骏一咕噜又说了一大堆,即便末了又补充了一句性格好,有作为,也还是直接给赵祯他们脸色吓得骤变,一个个都寂静无声,气息都变得粗了起来。

虽然因为外面下着瓢泼大雨,掩盖了他们的声音,可就连晏殊都没有说话,让房间内的气氛变得凝固到了极点。

这让赵骏很是纳闷,问道:“老村长,你不是要听宋朝历史吗难道我说的不对吗”

“当然不对了。”

晏殊几乎本能想为赵祯掩饰,但很快就意识到自己失言了。

因为今年才景祐三年,赵骏说的事情他们一不太清楚具体情况,二是很多事情都没发生,只有三冗问题他们是清楚的,那该怎么反驳呢

赵骏笑道:“那老村长说说哪里不对了”

“我......”

晏殊急中生智道:“你说仁宗是个好皇帝,可又说了那么多缺点问题,他怎么能算是个好皇帝呢”

“诶。”

赵骏说道:“这就是老村长的不对了,缺点问题是有的,但又不是在他手里产生的,是赵匡胤和赵光义那俩兄弟不干人事儿,宋仁宗只是没有能力改变这种现状而已。他确实爱民如子,性情宽厚,包拯那人老喜欢喷人,喷了仁宗一脸口水他都没说什么,这难道不是个好皇帝”

晏殊看了眼外面,说道:“天色晚了,你先好好休息吧,明天我带医生过来再给你针灸。”

“好的,谢谢老村长。”

赵骏感叹道:“幸好老村长你们救了我,不然我就死定了。对了,咱们村里有花露水吗今天起来身上被蚊子咬了一身的包,我身上穿的这衣服怎么也怪怪的,是咱们彝族的民族服饰吗”

“没有。”

晏殊生硬地回了一句,然后急急忙出了门。

赵骏听到关门声有点重,一头雾水,不知道哪惹老头不高兴了。

但说了那么多话,头晕晕的,肚子饿,嘴也渴,躺在床上,很快迷迷糊糊又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