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卷不死他们!(3 / 3)

“景祐改革不罢黜官员,且让诸多冗官有了职位,又没有动枢密院,唯一不满的估计也就三司那群官员。”

赵骏说道:“对于大部分冗官散官来说,他们怕是举双手欢迎,那你猜猜为什么庆历新政失败”

“哼。”

范仲淹冷哼道:“保守利益集团不答应。”

“那就是了。”

赵骏抬起头,看到了远处西华门,轻声说道:“所以庆历新政就不能直接规定要淘汰、裁减官员,你到时候参考我给你的张居正改革,先搞考成法,卷死那群人,再推新政,王安石变法,一条鞭法,还有什么摊丁入亩,都可以研究研究,之后他们干不了事,再找借口罢黜,不就能成了吗”

“可是.”

范仲淹皱眉道:“天下官员本来就众,如今部门又多,新政又繁,我就怕监管不到。”

“那就多派御史巡查。”

赵骏说道:“各路的御史全部出动,各县、州衙门,每个月去一趟,现在官员那么多,一个路有二三十个御史很正常吧。天天让他们出差,监督各地新政实施,你包庇得了一个人,不可能每个人都包庇,卷不死他们!”

“这”

范仲淹睁大了眼睛,随后竖起大拇指,从牙缝间挤出几个字来:“牛逼。”

这段日子,他也已经知道这二字的含义。

现在这二字。

也算是他对赵骏的真心夸赞。

不过赵骏脸上倒没什么喜色,只是说道:“这么做肯定还有很多问题的,比如那么多御史到处跑,现在交通不便,跑一趟不容易,各县又要接待,显然会浪费大量公费支出,财政又会吃紧,未来就算大宋政治清明起来,这么挥霍无度下去也不是长久之计。”

“是啊。”

范仲淹感叹道:“我怕的就是你这么搞下去,国库会空虚了。本来就有很大的冗费问题,这样下去冗费冗官不更严重”

“但跟冗兵比起来,这都不算什么。”

赵骏摇摇头道:“全大宋的官员年俸也才一千多万贯,我算过了,冗官基本上都是中下级官员,即便给他们差遣,每年最多也就多支出个一两百万贯,把那些高级官员的俸禄砍掉一半,都有几十万贯回本,这点消耗还是顶得住,关键还是冗兵。”

“我在历史上都不敢动。”

范仲淹悻悻道:“这个问题确实难办。”

“难办也得办。”

赵骏已经走到了西华门门口,门外有马车,狄青等人正在等着他。

他站在原地,对范仲淹说道:“能不能办成的关键还是在于你搞不搞得定西夏和辽国,打赢了,你在大宋威望风头一时无二,在我和官家的支持下,开启新政顺理成章。打输了,你就玩蛋去吧,我和官家都保不住你。”

这还真不是赵骏对范仲淹说话不客气。

而是他已经把西夏和辽国未来所有的动向都告诉了老范,老范这要是还打不赢,真就只能拿块砖自己撞死算了。

到时候别说吕夷简那群人不会放过他,怕是连赵祯都得被老范气死。

所以还是那句话。

要想达成目的,首先就是要振奋人心。

只要范仲淹能够打赢西夏和辽国,特别是辽国,裹挟着这两个大胜,从北方回来后,这个政制院候补同知的帽子,基本上就可以摘下,换成政制院同知了,而且地位可能比现在的吕夷简还高。

到时候别说搞新政,有了这个威望,就算是冗兵这个问题,怕是也可以碰一碰了。

“我知道了。”

范仲淹面容严肃地点点头,认真地说道:“明年你离京,我也离京,你去各地,了解大宋基层情况,我前往西北,整顿军务,战胜西夏和辽国,胜败在此一举,若是败,我便自刎,绝不苟且偷生。”

“好了。”

赵骏就走向马车,留下一句:“尽力而为就好,别太给自己心理负担,明天见!”

“明天见!”

范仲淹双手笼在袖子里,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矗立在皇城下一动不动。

而在老范的背后,远处西华门城门洞内,王守忠依旧立于原地。

于是赵骏的马车徐徐离开。

范仲淹的轿子在北面拱宸门,之前他派侍卫过去通知他们了,如今徐徐才来。

等范仲淹坐上轿子,消失在街道,王守忠才默默地退回宫里去。

有些事情,官家可以不说,但他不能不做。

病情稍微稳定,打了吊针,希望尽快恢复过来,大家也要注意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