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心情不好,来个大宋笑话(3 / 3)

到了赵骏那种感觉,叹道:“难道就任由如此吗?”
“肯定不能这样下去。”
赵骏环顾四周说道:“所以我们必须要想办法改变这一切,让大宋不能成为任人凌辱的受气包,也不能让大宋在后世变成软弱无能的象征。”
王曾问道:“如今我们已经确实在改变了,未来相信能够变得更好。”
“还不够。”
赵骏沉声说道:“不管是政治制度、军事能力、经济发展、教育水平、科技研发、农业产量亦或者国内民生都远远不足,现在也仅仅只是起了个头,还得更加努力才是。”
吕夷简纳闷道:“如今政制院成立,上下行政快捷了许多,难道不够好吗?”
“现在确实好了许多。”
赵骏点点头道:“政治制度就像瓶子。不管先进还是落后,只要适合国情。就能带来稳定,就能让国家发展。瓶子能固定水,能造型,能增量。没有这个瓶子,国家就只是水,到处流,一盘散沙。但我们现在,也仅仅只是成立了政制院这个瓶子,还尚未装水。”
“怎么才能装水?”
众人已经习惯了赵骏这样抽象的比喻,不由得寻声问道。
“将这样的效率推广到全国。”
赵骏说道:“目前也仅仅只是汴梁得到了改善,全国各地依旧该乱的乱,该无视中央的无视中央,这显然不是一件好事。”
“如何才能推广全国呢?”
吕夷简问。
自然是考成法。
赵骏心里回了一句。
但他没说。
因为目前还是冗官们的狂欢。
等到考成法出来,卷死他们,肯定是官场反对声音不绝。
所以必须等到范仲淹打赢了战事之后才能推行。
赵骏就说道:“现在还不是时候,先看看情况吧。不过我希望大家能把国家利益的立场统一,少些反对,多一些支持。”
“国家利益的立场?”
赵祯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很简单,就是我们这些人,至少要保证做任何事情,都要为大宋整个国家好!”
赵骏说道:“政府是由大量不同派系、不同利益集团、不同思维、不同工作风格的人围绕着一个领袖组成,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事,大家说得各有道理,领袖也不知道哪种治国方式是正确的,所以很难把方向拧为一股绳。”
“唔”
赵祯觉得,赵骏说的那个领袖,应该就是自己。
“但现在我已经把治国的正确方式告诉了大家,如果大家还阻拦,那就说明他们是有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为了国家。”
赵骏环顾四周,看着众人说道:“那这样的政府就是一个各怀鬼胎的政府,显然对于国家来说不是一件好事。所以我希望将来触及到一定改革的时候,哪怕要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了国家至上,大家依旧要坚定支持,这才是一个团结的政府要做的事情,这样的政府,才能完成自己定下的目标!”
这句话自有深意。
范仲淹去了西北,他自己也马上要去各地巡视,难免会干些损害他们利益的事情。
特别是将来范仲淹和自己回来,就要推动吏治改革。
包括庆历新政以及考成法,都要推行下去,到时候势必会引起整个官僚阶级的反弹。
因此赵骏也是在提醒他们。
认清楚自己的身份。
进了政制院,就不再是官僚士大夫。
而是代表整个国家。
国家的利益至上,有的时候,就应该做出取舍,而不是像历史上那样,反对庆历新政的发生!
这也算是一个忠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