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六章 拿张元当替罪羊(3 / 4)

一个20战斗力加50战斗力的敌人。
偏偏要在战斗力80的时候,同时对付辽国和西夏这两个加起来70战斗力的对手。
哪怕大宋实力比他们强,可军队没改制前战斗力还是差点。
需要等完全改制完成,剔除老弱,军队训练提上日程,还有把钢制冷兵器、盔甲普及,让冷兵器与火器营的热武器配合,才能发挥出最大战力。
到时候打辽国和西夏都会轻松许多。
但李元昊率先挑衅,若是不回击的话大宋颜面何在?
所以必须给他点教训。
要么就割地赔款,每年缴纳岁贡。
要么大宋西北军队出动,打得他割地赔款。
甚至可能有亡国风险。
看他自己怎么选了。
“那好,就按照原定计划,让他赔款。”
赵祯也硬气了一回,这事早就商议过,可以给对方回应了。
自从九月份开战以来,最近三个月大宋也不是吃干饭的。
虽然没有大规模调兵遣将,但战争机器运转,河北钢铁厂每天造出成吨的武器。
钢制武器开始发放下去,哪怕还未普及全军,但有个几万人先用着,配合火器营足以应付辽军。
到时候再全力输出西夏,不把李元昊头都打歪?
所以满朝强硬派也是占据上风。
这与赵骏的态度有关。
很快大家商议好细节,便立即派遣人手去给杨偕下达了指示。
到十二月中旬,杨偕就知道了朝廷的意思,于是马上招来了李元昊的使者,向他明里暗里表达了朝廷需要诚意的意思。
他没有直接说大宋朝廷要李元昊赔款,因为这样目的性太强,到时候互相拉扯、讨价还价不好谈判。
谈判的最高境界就是由对方主动提出,这样他这边才好狮子大开口,一步步谈条件。
过几日后,李元昊就接到了使者的回信。
卓啰城中。
最近这些天李元昊的日子不太好过。
党项贵族们受益于宋夏之间的贸易,其实都不想得罪大宋,因此联手向他施压。
文官集团则因为战败的事情而缄默其口,因此停战派占据上风。
虽然李元昊自己是个主战派,可架不住下面力量大,光凭他以及他背后的嵬名部落还是不能镇压得住。
所以他必须笼络一批听话的贵族,稳住他们的心情。
这一日恰好正是他与费听、房当、细封、颇超等几个国内大部落首领议会的时候。
“大王,这么下去真不是办法,宋人强大,与他们为敌绝非好事。”
“是啊,早点做出决定最好,再拖下去于国家不利。”
“今年过冬的粮食都是从宋国买来的,虽然宋国还没有取消互市,可一旦他们取消互市,我们怎么办啊。”
“要我说,大王就不该听那张元的,此人必定是大宋派来祸害我大夏的内应。”
“不错,自从此人来后,我大夏屡战屡败。之前我们不与宋国开战,我们每年只需要进供几百头牛马,就能得到无数赏赐,他来后呢?”
“大王,把此人杀了送给宋国,想必能得到宋国的欢心,到时候我们也不需要再开战了。”
“正是。”
几个人纷纷用党项话劝说着,还有人嚷嚷着要杀张元。
李元昊不得不安抚道:“我已经派人去与宋皇商议了,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
他暂时还不希望张元死,毕竟他自己是个主战派,如果张元死了,那国内主战派势力就没了,以后谁还鼓动他与大宋为敌呢?
“哎,希望如此吧。”
有人叹道。
历史上宋夏战争,大宋取消互市,西夏国内经济崩溃,民不聊生。
现在倒不至于此,但他们尝到了太久的互市甜头,牛羊卖给大宋,再把西域人的商品转卖给大宋,又从大宋买入茶叶卖给西域商人,换取丰厚的利润。
中间商赚差价的同时,他们自己也能通过买卖贸易,赚得盆满钵满,还能从大宋购入粮食、茶叶、铁器维持部落发展,一举三得。
所以虽然现在西夏国内情况还不错,可没有人希望事情发展到最坏的地步,反正党项人又不像契丹人一直称王称霸,继续在契丹与汉人之间周旋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报!”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有士兵来报道:“使者回来了。”
“快让他进来。”
李元昊连忙说道。
“是。”
士兵出去。
片刻后一直在西市等消息的使者进来,向李元昊用党项礼弯腰说道:“大王。”
“怎么样?”
“臣幸不辱命,已经拿到了宋皇的回旨。”
“太好了,他说什么?”
李元昊精神一振。
使者说道:“宋皇的意思是,他们也不想大动刀兵,大宋一直主张和平治世,与周边国家化干戈为玉帛。但大夏妄自进攻青塘,挑起与大宋之间的战争,此事不可饶恕。”
李元昊大惊道:“你没有跟他们说我们只是与唃厮啰交战,并未想与大宋为敌吗?”
“说了,臣说了不知道多少遍。”
使者苦笑道:“可是大宋一直以与青塘签订互相攻守同盟协议为由,指责我大夏进攻青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