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宋发展与国债(3 / 3)

新的土地所值,这让百姓生产的积极性提高了很多。

而且这样的增长速度估计还会持续好几年,可这毕竟是农业生产力在爆发。如果工业没有提上来,还是无法改变农业看天吃饭的本质。

所以目前赵骏的意思很简单,趁着农业势头猛,先用农业补贴工业,把工业生产力提上来再说。

而除了生产总值以外,其它数据也变化很大。

军事上大幅度裁员,大宋如今只保持了六十多万的常备军,从今年开始也在慢慢训练新的火器队伍,按照赵骏的话,明年开始要将六十多万常备军替换成一半是冷兵器,一半是火器。

三年之内,全军都要以热武器为主,冷兵器虽然还保留,但也仅仅只是腰间配上一把环首直刀就足以,以此让整个大宋的军队战斗力更上一层楼。

经济上工商部汇报,注册的公司越来越多,光汴梁几个工商局注册了三万多家,而注册店铺的也是比比皆是,在庆历二年较为宽松的商业政策下,商业繁荣程度与日俱增。

其它教育、文化、科技也有所提升,像科技那边,化学院和物理学院每天都有新的突破,特别是化学院,朝廷的玻璃厂优先供应给他们设备,有了设备之后,各种元素的提取也方便许多。

综合种种,目前大宋的整体形势虽然提升得不多,谈不上第一次工业革命水准,但也已经迈开了坚实的步子,预计下一个十年,将正式迈入工业化。

“各项数据增长都很喜人啊。”

赵祯听完报告,非常高兴,今年这一年的增长比去年多了太多,而明年又会增加,年年暴涨,年年提升,大宋的未来指日可待矣。

“看现在这个数据确实提升不菲,我有一个想法。”

赵骏摸着下巴说道。

“什么想法?”

“我觉得可以发行国债了。”

“现在就开始发行吗?”

“嗯,为了明年做准备,不过为了稳妥起见,还是不对普通百姓发国债,只给大地主们发。”

“大地主们?”

众人一头雾水,现在全国的大地主都在抵制摊丁入亩呢,人家会愿意?

“这也是给他们一条新活路嘛。”

赵骏笑道“他们不愿意接受高额税收,不愿意卖地投资工业,可以投资国债啊,稳定给他们利息,虽然利息不高,可胜在安稳,也能弥补一部分税收的亏空。”

“唔。”

众人顿时就明白了。

这是打一棍子给个枣,而且还能让国库更有钱,属于双赢的办法。

“除此之外,得想办法让商业更加活跃。”

赵骏想了想道“这样,取消交子务存款保管费,从明年开始,存钱就不用再给银行钱了。”

“那银行怎么盈利?靠后世那样放贷?可大宋目前国家还没有房贷的打算,这不管是从监管还是从操作上都比较有困难吧。”

赵祯提出异议。

赵骏笑道“不是有国债吗?由交子务承办吧。买的国债有部分作为交子务运营经费,等在交子务存钱的越来越多,将来也国家也该放贷了。比如农业贷款、商业贷款,这样也能压下民间高额的利息。”

国家放贷是必须要做的事情,王安石变法的本质就是国家放贷。

这样由于国家的利息低,百姓自然愿意找朝廷贷款,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地主富户以极高的利率剥削。

所以不管是国债还是放贷虽然都有一定问题,如监管、贪腐、烂账之类,但这些于整个国家的金融体系良好运作相比,利是远远大于弊的。

不然后世全世界的国家银行也不至于都有放贷业务,这必然是一个进步的过程。

“嗯。”

赵祯见赵骏态度坚决,便也没反对道“好,那就听大孙的,反正王安石变法也是这样,现在吏治搞好了,应该也不会出他那样的岔子。”

“那好,明年将又正式继续扩大发展规模,我务必要让大家在明年年底,或者后年的时候,见到火车的运行!”

赵骏打下了包票,亦是让在场诸多宰相们动容。

他们。

真的想死前看一看这从未见过的盛世啊!

(本章完)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