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我赋予的权力,天不遂人愿(2 / 3)

就是加大与其它世界国家的接触,多寻找一些航道,岛屿。”

“为何?”

他继续道:“而且国外矿产资源、地方特产也都需要运到国内来,以此作为工业原材料继续生产,所以船只的发展重要性可想而知。”

那时的宰相除了晏殊、蔡齐、宋绶三人还在以外,王随、盛度、王曾三人病死,范仲淹在外领兵,吕夷简也病重。

那跟后世的鱿鱼有什么区别?

厌恶小胡子,质疑小胡子,理解小胡子,成为小胡子,超越小胡子?

当然。

大宋的体量摆在这里,倒不需要像带嘤那么大缺大德地满世界搞殖民地去一边血腥掠夺殖民地的财富,一边把过剩的产能倾销到殖民地去,进一步对殖民地可持续竭泽而渔。

而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造船业就是重中之重。

其它国家的那些土著,才能一边看着这些工业新鲜玩意儿,一边听从大宋商人的教导,跑去他们的矿山挖矿,帮宋人运到货船上带回来。

相信在这种恩威并施的情况下,全世界的国际形势很快就会发生根本改变。

虽然大宋可以这么做,但本身带嘤的做法就不符合身为人的基本道德标准,昂撒在那段时间做的事情跟种族灭绝的反人类行径没什么区别。

“是关于争夺海上主导权以及陆上主导权对于主宰国家乃至世界命运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观点,简单来说,就是我在海上的影响力和陆地上的影响力的区别。”

我赋予大宋的权力?

众人一愣。

这话。

好生霸气!

但仔细想想。

还真没办法反驳。

众人便把赵骏的话记下来,写进备忘录里。

这些可都是以后大宋发展的方向,自然要时时刻刻牢记。

“真希望见到大宋君临天下的那一天,可惜啊,我大抵是看不到了。”

晏殊感慨不已。

“还是有这一天的,至少虽然不能威震整世界,但至少还能够君临东方,恢复汉唐风采。”

赵骏笑了笑道。

“期待吧。”

晏殊点了点头。

随即众人又一边继续处理公务,一边向赵骏汇报情况。

去年摊丁入亩实施,今年又杀了一大批地主,以至于很多地主被朝廷逼着转型,售卖土地,投入工商业。

人就是这样的动物,如果你和颜悦色对他,他反而蹬鼻子上脸,以为你很好说话很好欺负。

等举起屠刀杀一批的时候,他们才会明白你是要动真格的,才会变得老老实实。

虽然目前绝大多数地主还都处于硬挺与转型之间的环节,还没有完成彻彻底底的大改变。

但劳动力现在都被官府吸纳走了,要么被官府招走自己修筑水渠,开垦荒地。要么送去修路,兴建水利设施。

一套组合拳下来,现在地主是要政策上支持没支持,要人口没人口,光有土地就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最后自然也就不得不听从朝廷的安排。

大量土地解放出来之后,朝廷也会转租给百姓。

并非是直接赠予,而是租赁的形势,只是租金会比地主要低很多,并且规定耕作多少年,土地产权就归百姓所有。

这就属于间接式地把大量土地收归国有,然后再把这些土地转移给失地流民,缓解土地压力。

当然。

这种形势除了强力手腕以外,就势必需要强大的财政支持。

以武力和政策逼迫地主交出土地,但吃相也不能太难看,又不是王朝末年可以肆意妄为。

直接抢夺和杀戮地主会丧失朝廷的公信力,并且还会引发士族、地主的恐慌,从而造成国内局势动荡,甚至大批量造反。

所以最近几年大宋朝廷的财政收入是很多,可财政支出更多,乃至于到了今年有了约八百多万贯的财政赤字。

对于这一点赵骏看得倒是很开。

因为从前年开始筹备的国债明年也马上走上正轨,等明年国债上线,再过两年纸币上线,适当的财政赤字只会刺激经济增长。

到时候只要大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内部有农业和商业哺育工业,外部有工业产品输出到其它国家反哺商业和农业,这样才能实现良性循环,不至于疯狂内卷,压榨国内农民和商人。

“报。”

就在众人处理国家大事之时,一名属吏从外面进来,向他们汇报道:“今日的幽燕公文到了。”

“哦?”

众人抬起头看过去。

幽燕如今每天都要写战报发过来,但由于缺乏时效性,所以往往都是几天前的事情了。

“拿过来。”

赵骏说道。

“是。”

属吏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