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大宋托付于你(2 / 4)

赵祯不能说是他一手带大的,但官家自从十三岁继位为帝,朝中权力就一直为刘太后掌握。

“儿孙自有儿孙福,相比于王孝先的子嗣泯然众人,老夫以后还有个出色的儿子能做宰相,老夫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晏殊他们同样也明白吕夷简的心思。

以往独断专横,喜欢一言堂的吕夷简,却用请求的语气,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你这老登坏得很,整天琢磨着害我,我才不想和你交心呢。”

吕夷简他确实不太喜欢。

所以有的时候少些虚伪,多一些真诚或者幽默,或许更能抚慰人心。

“是啊吕公,要不请人跟下面谈谈,再多添点阳寿?”

赵骏听着。

吕夷简的时日无多了,他需要他的家人陪在身边走完最后一程。

毕竟不能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即便你说的是对的,可理论和实践是两码事。

吕夷简认真地看着赵骏道:“大宋江山,就交给你了。”

当时朝中不知道多少大臣向太后谄谀献媚,甚至有人鼓噪起武曌旧事,比如时任御史中丞的程琳就向刘娥上了一副《武后临朝图》暗示。

吕夷简应了一声,随后看向蔡齐道:“子思,我与孝先虽政见不同,然却从未有过怨恨。当年我为参知政事时,还是孝先极力举荐我为相,然终因政见不合而失了情谊,此事还请你莫要放在心上。”

“你要更加努力。”

“吕公。”

房间里每个人都露出了笑容。

“能得汉龙你这句话,老夫我也就死而无憾了。”

所以可以说赵祯的前半生,吕夷简不仅仅是他的大臣和老师那么简单,同时也是他最重要的依靠。

历史上吕夷简病逝的时候,赵祯停朝三日,不仅命文武百官前去吊唁,还在后苑穿孝袍服丧,亲自为吕夷简发哀,就可以知道两人的感情有多深厚。

还是赵骏成熟稳重,走来说道:“太史公说过,人终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我倒不会安慰老吕你还能健康长寿,但我能说的是,老吕伱这一生算是没白活,可以青史留名了。”

人类能否实现永生。

若非有以吕夷简为首的一干大臣与刘太后据理力争,庇护着那位小皇帝一路长大,恐怕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

“难道不是吗?”

“吕公。”

说罢,转过身向着门口走去。

众人一愣。

吕家几个儿子见到众人到来,连忙一一过来拜见。

所以谁都明白,眼下吕夷简安安静静地等待着诸多政制院同僚的到来,就是在发挥余热,为吕家燃尽最后的一点光芒。

赵骏眨眨眼睛,诙谐地说道:“本来这三大愿应该能实现两大愿的,可惜老范运气差了点,燕云现在在下大雪,他也不好强行攻城,要不你跟阎王请个假,等明年再走?”

吕夷简承认道:“但我还有另外一个担忧。”

毕竟赵骏这些年态度一直对他不怎么好,能得到这样的评价,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设身处地地想想,假如他并非后世之人,而是大宋土着,放在吕夷简那样的立场,恐怕也会加以阻挠。

可他维护皇权,善于理政,为官清廉,治理地方也政绩斐然。

吕夷简叹息道:“老夫这一辈子也活够了,都到了这个份上,也只愿山河无恙。可惜的是以前觉得,临终之前有三个大愿,如今也就只满足了一个。”

蔡齐摇摇头道:“既是政见不合,那也只是政见不合而已,又怎么会失了情谊呢?”

吕夷简大笑道:“那你前半辈子斗过老夫了吗?”

“老吕头你怎么样了?”

“你这老匹夫”

“是。”

“汉龙。”

“多注意身体,别像我这样还有,帮我多照看照看官家,我不放心他。”

“官家性子软,你终究只是个毛头小子,哪怕是来自后世,可国情不同,立即就上手大刀阔斧地改革,万一你害得大宋提前灭亡了呢?”

对于一个见识过后世唯一高科技——笔记本的人,他非常羡慕笔记本里那些电影记载的东西,无时无刻都想看看后世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因为他如今也站在了这个高度,坐在了这个位置。

就好像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人,同样会非常好奇几百年后的科技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但现在,他信了。

因为他们从来都不知道自己生活在山底,,也从来都不知道自己的头顶上有一片山巅,有一片无垠的星空,他们只在自己认知的世界里。

只能说人的内心果然是复杂多变的,至少他也无法单纯地判断吕夷简的好坏。

“吕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