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确定国庆日,为百姓服务(3 / 3)

乱”。百官替天子牧民,若失其权威,则威令不闻,如何服众?”

“汉龙,你怎么看?”

赵祯问赵骏道。

赵骏看向包拯道:“包希仁,你觉得杨子奇说得是对的吗?”

“不对。”

包拯摇摇头。

“那你的看法是什么?”

赵骏问。

包拯说道:“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能佚乐之,则民为之忧劳。能富贵之,则民为之贫贱。能存安之,则民为之危坠。能生育之,则民为之灭绝。”

“很好。”

赵骏点点头。

这句话就是最好的回应。

他环顾四周,然后说道:“古人说,百官定序,替天资牧民。但我认为官员存在的意义并不是牧民,牧民是以民为畜,养着民,最后却杀了来吃,肥了自己,民岂有不怨恨的道理?”

“大家都是从民中出来,祖上二十代,难道个个达官贵人?做人不能忘本,引水而思源,岂有一朝为官,便嫌弃自己出身,忘记了自己祖宗的道理?”

“所以今朝立此宪法,就是为大宋国家之根本,告诉你们,告诉百官和天下人,民并非牲畜,也并非尔等肆意妄为的对象。而是国家稳固的基石,是孟子所言的“本”!”

“朝廷现在做这番基调,便是要让给官员不应该牧民,而是为民。为百姓服务,为百姓的利益去谋划,为百姓的福祉去着想。”

“只有让百姓富贵,让百姓安乐,让百姓生活过得好,才是官员存在的意义。”

“若你整天只想着自己高高在上的权威,整天去计较自己在百姓面前如何威风,那么你这是在为国为民,还是在单纯地耍威风,摆出自己的排场?”

“那我就只好问问杨同知,你任开封府同知以来,为多少百姓做过事,为维护朝廷稳定立下了多少功劳了。”

这句话一出,杨伟已经是汗流浃背。

史料记载,杨伟无治剧才,然清慎勤谨,为时所称。

虽然被人称赞,但前一句也说了,他并没有治理好开封府的才能,只是比较清廉谨慎而已。

所以如果论起功劳,显然他就没什么用处,最多算是个清廉的庸官。

见到他已是有些惊惧,赵骏就继续说道:“这世上或许有地位高低不同,但人和人之间的人格从来都没有贵贱之别。那些当官的道德品质,有些还不如乡间一名农夫来得高尚。”

“因而众生本就平等,又何须去在意地位的高低?”

他双手一摊,看向满朝官员说道:“不管是官家还是我,又或者诸多宰相,希望的是诸位能把心思用在爱护百姓,为百姓服务身上,而不是在这里斤斤计较,在意自己的权威有失。”

一番话语,让杨伟被噎住,最后只好拱手说道:“下官对知院之言,必铭记于心。”

“嗯。”

赵骏其实并不知道杨伟没什么才能,就说道:“我希望开封府能够给天下州县打个样,以后们接见百姓,姿态不可再高高在上,尊老爱幼,古之美德。”

“以后百姓向尔等行礼,尔等亦要有所回应。我未削弱你们的权势,我只是想告诉你们的是,在官家与我眼中,你们与百姓没有什么区别。”

他环顾百官,然后说道:“记住我说的话,对百姓好,百姓才会对朝廷好。朝廷好了,又怎么会亏待得了诸位?如此天下一心,政通人和,方为上道,诸公可谨记。”

“汉龙之言,甚得朕心,诸公可知否?”

赵祯说道。

“臣等铭记陛下之言,铭记知院之言。”

百官拱手行礼。

这宪法,便算是发布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