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都是因为宋国(2 / 3)

阻碍大宋发展的还是老问题。

虽然现在修缮的仅仅只是夯土路面,然而大基建后,预计未来几十年内,这些道路都会重新进行修建,让它们变成水泥路。

并且由于是南北同时修,进度非常快,以平均每个月20多公里,加在一起大概五十公里的里程在铺设,因此预计到明年年初,第一条铁路京襄铁路就能正式全线通车。

或者说缺容易流动的资金。

相信等过这些技术都能解决的时候,就是火电和水电修建的时候。

外部的原材料源源不断地涌入,财富也在随着新政推动下不断流入民间,百姓的消费能力和购买力与日俱增,衣食住行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能消费得起。

虽然招收的目标还是各路的高中优秀毕业生,而且还必须参加考试,考核通过才能入学。

修筑堤坝、建设道路、开垦良田、兴修水利都要给工钱。

只要这条铁路修好,那么四川与汴梁之间的联系就会进一步紧密,同时也能够极大改善目前可以说已经不堪重负的运河贸易。

但相比于以前,已经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

可以说目前的修葺工作,就是为了未来建设国道而做准备。

等到去年的时候,经过四年多时间的发展,修缮的原有基础乡道、县道、州道总里程达到了一万三千多公里。

缺钱。

便在这样的情况下,新的政体变化,也仅仅只是在民间稍微掀起了点波澜,百姓就当一件新鲜事在听,听完之后,也就没有再继续进行关注。

大宋全天下的造钱监开足马力,也很难满足日益高涨的国内需求。

因此纸币的流通刻不容缓,带动消费的同时,也能够保证朝廷财政收入——只要纸币可以被回收、兑换金银铜、用于纳税,就完全可以承担信用货币。

因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赵骏的每一步都高瞻远瞩,往往是大宋缺什么的时候,就能立即补上,从而不至于出现发展停滞的现象。

而就在大宋的发展已经走上了正轨,每年的gdp都以两位数的速度高速增长的时候,日本这边的情况却非常不好。

大宋这边是欣欣向荣了,日本那边国内经济都快接近崩溃。

南宋时期,日本渐渐从闭关锁国的状态恢复过来,又开始与中原王朝进行官方交流,大力促进民间商贸发展。

结果由于宋朝工艺品大量流入,导致国内的手工业几乎被摧毁,日本的本土钱币“乾元大宝”也被宋朝的钱币取代,整个国家的经济都被南宋给控制。

后世日本光出土的南宋铜钱就多达350万枚以上,还有很多未出土以及消失在历史长河里的货币,就可以知道当时的日本经济状况。

为此执政的平氏非常烦恼,差点动了再次闭关锁国的念头,但最终还是打消了这个想法。

现在的日本经济比南宋时期更夸张。

国内的手工制造业完全失去了竞争力,全被大宋的商品垄断。

日本民众现在从业者只有少数几种选择,一是耕地做农夫,二是经商从石见地区港口将大宋的商品买来运入其它地方贩卖,三是充当体力劳动者。

比如挖矿、搬运、押送等活计,大量女子在石见港口码头充当妓女、侍女、陪酒女,全国的人口也大量往石见地区流动。

要知道公元1047年的日本全国人口也才五六百万左右,现在光石见地区就有数十万,比京城还多。

其它地方的经济环境非常恶劣,全国各地的金银铜都被运往石见,然后装上宋人的船只,被宋人运到了国内,换来粮食、茶叶、丝绸、墨水、书籍、毛笔等等。

这种情况让目前执政的关白摄政藤原家和现任天皇后冷泉天皇十分担忧。

不过碍于藤原家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目前后冷泉天皇并无实际权力,最终让他们迟迟不能联合在一起商量出对策,因此现在国内也完全是处于放任自流的一个情况。

直到最近几年,很多地方的豪族渐渐不再开始向朝廷缴纳贡租,并且纷纷招兵买马,有趋于独立现状的时候,才引起了藤原家和天皇的注意。

大宋庆历七年,日本永承二年九月,平安京,目前日本的首都皇宫当中。

后冷泉天皇、摄政关白兼左大臣藤原赖通、右大臣藤原教通、内大臣藤原赖宗、大纳言藤原能信、中纳言藤原长家等人盘膝而坐。

在日本古代政治体系当中,主要以左大臣、右大臣、内大臣、大纳言、中纳言、参议之类的职务为主。

滕原家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日本高官职务,就可以知道他们的权势有多大。

但因为左大臣摄政关白藤原赖通与右大臣藤原教通这对亲兄弟之间存在不小的矛盾,导致这几年藤原家内斗不止,无心理政,让各地豪强渐渐强盛,日本朝廷威信大跌。

矛盾来源于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