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大国重器铁甲舰(2 / 3)

不过也要不了多久,赵骏已经在筹备工业部的建设,所以现在造船厂、造铁路等事情暂时就交由交通部在处理。

钱清造船厂在两浙路,柳永又是分管交通运输的官员,管理全路的道路、水路建设,因此目前造船厂暂时处于在他的分管当中。

对于目前的铁甲舰进度他自然一清二楚,甚至还几次到钱清这边过来视察,上次铁甲舰试航,他就在现场。只是保密条例,一直没有对外透露。

柳永笑道:“这铁甲舰可是殊为壮观,为我大宋重器,正当一观。”

说着伸出手道:“走吧。”

诸多官员便随着他各自坐上马车、轿子,往北而去。

造船厂离镇子很近,翻越过镇子后面的一处小山,站在山上就能俯瞰下方整個船厂。

只是山顶以及周围都被军队围起来,普通人不能靠近。

柳永虽然来过几次,可每次都得出示朝廷的公文才被允许入内,这次也不例外。

很快一行人过了外围栅栏,翻过小山,缓缓抵达了船厂之外。

船厂的负责人亲自过来迎接。

诸多官员看过去,就看到这船厂位于海岸边上,占地极大,一栋栋厂房拔地而起,大部分建筑都是木质。

唯有东南方有一处占地约一亩左右的钢筋水泥厂房耸立。

“副司,这边请。”

船厂负责人带着诸多官员向着那处水泥厂房而去。

一行人就走入了那厂房内。

映入眼帘的是一艘巨大的铁甲舰,长约十丈,宽约两丈,比排水量六百多吨的海鹘攻击舰略微小一些。

然而让众人意外的是,铁甲舰确实是由纯钢铁打造,但外形却非常丑陋。

船头和船尾分别有两个桅杆和风帆,中间则有两个烟囱,外表铁甲十分狰狞,上面并非连接一块的大钢板,而是有一条条纵横交错,横竖不一的连接疤痕。

这水泥厂房中间有一道水闸门,船只就这样被固定在中间的水道当中,两侧还有小港口连着,直接可以开到海上去。

“我其实上书过朝廷,现在咱们的海军战舰足以应付任何战斗,但朝廷还是执意要做这铁甲舰,我们也只能努力克服一切难关来做。”

船厂负责人略微有些抱怨地说道:“在花费十余万贯之后,铁甲舰才算是完成。其中最难的就是锻接,无数工匠夜以继日,才总算是把那么多钢板锻接上去了。”

柳永说道:“朝廷自然有朝廷的考量,知院曾经不止一次说过,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铁甲舰是为国之重器,不可懈怠。”

“是。”

船厂负责人只好应了一声。

他其实一点都不想搞铁甲舰,这很耽误他造海船和其它木制军舰,影响船厂生意。

毕竟在他看来,反正大宋海军已经没有对手,再造铁甲舰有什么意义?

不过人都是这样,天下无敌之后,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比如后世带清,就没有了跟进时代的动力。

反观欧洲那边,天天打仗,在战争催动下,各类现代化技术、产品蕴育而生。

所以战争才是科学技术的催化剂这一点都不假。

“这船看上去有些”

张宗益迟疑道:“有些不太好看啊。”

“是啊,太丑了点。”

“颇有些影响我大宋海军的威风。”

“美观也要兼备才行。”

众人颇为失望。

还以为铁甲舰威风凛凛,没想到这么丑。

但听到众人这么说,船厂负责人反而不服气道:“诸位官人只看到了它模样不好看,却看不到它有多厉害。”

正说话间,有船厂副手过来说道:“宁海军来了。”

众人就穿过厂房,走到闸口外面的木板上,在海风吹拂下,远远眺望远处海洋。

就看到波涛翻滚当中,一艘艘巨大的战舰乘风破浪而来,没过多久,它们就抵达了港口,慢慢停入了船厂的停船位当中。

一名海军将领在几名士兵和副官的陪同下走了过来。

宁海军的指挥使叫马懋,是开国名将马仁瑀的曾孙,与柳永见过几次,连忙过来拱手行礼道:“见过副司。”

“马指挥使多礼,今天是铁甲舰交接宁海军的仪式,我也是代表朝廷来观礼。”

柳永笑了笑说道:“而且待会还有朝廷密诏让你去执行。”

“是。”

马懋目光灼灼地看向铁甲舰,那激动的眼神透露着炙热。

张宗益纳闷道:“这铁甲舰真的很厉害?”

“张太守有所不知,这铁甲舰确实厉害,若我有这铁甲舰,便是独战镇海军、定海军、平海军他们亦是能战而胜之。”

马懋自信说道。

“哦?”

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