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第 105 章(2 / 3)

寻仙 关外青衣 1843 字 1个月前

,他叫什么名字来着?

好像从没有人提起过。

传道院授课的长老,似乎都或多或少在私下里被弟子们提起过名字,这位吴长老大抵是唯一的例外。

说来沐寒平时也很少想到这位长老,但猛然间意识到这位长老的“与众不同”后,她开始对这种与众不同格外好奇起来。

“苍歌,你听人提过吴长老叫什么名字吗?我是说你刚刚点评过,说他剑术强于徐师叔的那一位吴长老。”

这种与众不同,说白了就是,吴长老除了在她们这一批来仙门的弟子里有些印象留下之外,在整个宗门里仿佛就是一个透明人。

相当怪异的一个现象。

而且,沐寒意识到,如果不是私下里撞见过吴长老几次,她可能现在也把这位长老当成一个完完全全的陌生人了。

不会想起,不会提及。

她私下里遇见过吴长老大概四次,一次在万法殿,那次吴长老指点了她怎么把金实养得更好;一次在灵田边上,这是最早的一次,另外两次都是清晨在青虎宿附近。

除此之外,就只有剑术甲班的那次堂上对剑了。

沐寒在心里估算着,忽略了伯赏明明在,却又一次没接话的问题。

不多时,又有两道遁光自宗务殿那边的方向飞了过来,沐寒想着大概是另外几位带队的长老来了,仰起头看过去,两道遁光果然飞近,落在山门左近。

果然是另两位带队的长老带着各自的弟子到了。

沐寒看着领头的两位长老,眼皮狠狠地一跳。

这两位长老都是常露脸的筑基修士,外门不认得这两张脸的人很少。

一位看着像中年人的蓄着长须的修士,是造物殿的器堂堂主,也是一位高阶炼器师,离大师只差一线,修为也在筑基后期,具体八层还是九层就不清楚了。

另一位相貌平平身材高壮眼神如一潭死水的青年修士,是执法堂的执法长老,同时和器堂堂主一样都是高阶炼器师;且又与徐长老一般,剑术修为高绝,实力远超其自身的修为等级。

沐寒曾有幸亲眼见过这位执法长老一挑七。

可这两位长老,实力高超与否都是次要的了。

执法堂堂主之下,分列执法司法两位次席,这位执法长老会来,俨然也是次席被门派安排了外务的情况。

造物殿下有丹器符耕四堂——阵法院独立于造物殿之外——虽有殿主与次席,但四堂各自的堂主亦算是造物殿无名有实的次席,且各是自己所在分堂的主事人、一把手。

这来的四位长老,说全都是藏锋剑派内门的核心高层,一点都不夸张。

或许实际地位没那么高,毕竟上面大多压了一位等闲不出来做事的金丹真人,但这几人手中实际的权柄,几乎就是三堂四殿所能掌控的最高的权柄。

而且按理来说,除了那位吴过吴长老,和另外几位传功长老职能有重叠,离开或许不碍事之外,剩下的三位,和平级的人管的都完全不是一条道上的事,根本就不该被派离宗门。

上回……沐寒来宗门的那一次,至少接人时的那几位长老,远没有这种高到让人心里犯怵的地位。

那几位长老……不客气地说,抛开中期或者后期的修为不谈,只谈地位,他们几乎可以算作是剑派筑基修士里地位最低的那一类了。

沐寒心里的那股寒气又冒出来了,哪怕知道她想再多也没什么用处,还是忍不住低声问陈辛夷道:“上回,就是六七年前那次,给清场任务压场子的长老,就是后来接我们回去的那几位吗?”

陈辛夷道:“我也不知道啊,应该是吧,这种时间拉得很长的任务,一般不会中途换话事人的。你记得是谁领你们回来的吗?我后面都没参与,不知道最后接人的是哪几位师叔。”

“李寒、兰生谷、金可为、赵英、于茉这五位师叔。”

其中只有李寒是造物殿的丹器长老,其余人都只是挂在各峰下面,或者自己占据一个无名小峰的普通筑基期修士。

这样的修士在剑派数千筑基士里,能占据七成甚至更多。成为长老,仅仅是因为他们达到了筑基期身份直接转成了长老,并不是因为得到了宗门的重用。

而李寒,即那位放出楼船的紫衣修士,他的丹器长老职务也不是多难得。这样的丹器长老造物殿至少有四五十位,但凡是有四阶造物能力的筑基修士,只要他身上没有其他的实职,就可以成为造物殿的丹器长老,而且完全是有实力就给封,并不设置人数上限。

陈辛夷回忆了一下,道:“是李寒,金可为,于茉这三位师叔压场子的。只有这三位师叔,再没有别人了,另外两位师叔应该是宗门为了下去走访布告,或者为了确保将新弟子安全送回宗门,后加的,清场的时候并不曾见过他们。”

“执法堂也没人吗?”沐寒想起,那个招呼她们出去看风景的小个子师姐腰牌是执法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