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慈君(3 / 5)

生,也有穿戴名牌的时髦学生。

他见了很多市面,也越发意识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于是咬着牙读书,天不亮就起床,挑灯夜战,就这样拼搏了三年,高考鲤鱼跃龙门,考上一所在京城的名校。

回到村里,整个村的村民都跑到家门口,像看珍稀奇观一般看着他。

往日那个被忽视的沉默女人,也被围着夸奖了不起,男人死了独自撑起这个家,还把孩子带上了大学,这下算是光宗耀祖。

直到夜深人静,村民都离开后,女人拉上门钹,脸上流露出一抹极讽刺的笑。

低低地说了句:“光什么宗耀什么祖,你们家也配。”

游略有些惊异。

想问什么,却又不知如何开口。

事实上,他虽然听从母亲的教诲艰苦学习,却实在跟她算不上亲近。

从小到大,他有时也会感到疑惑,母亲究竟是从哪个“外村”嫁过来的,竟然能说一口这么流利的普通话,还会代数和俄文。

不过大多数时候,他都在操心自己的事。

作文的分数该怎么提,不吃早饭攒下的生活费够不够买一盒磁带,隔壁班的班花是不是暗恋自己……总之,要思考的事情太多,关于母亲的困惑,也只有在月底回家时才会又偶尔浮现出来。

更何况母亲从来就不会对他提娘家的事,问了也不会说。

甚至,他都是在高中入团需要填写资料时,才第一次问到母亲的名字。

谢慈君。

一个和上坎村格格不入的名字。

就像游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摆在老旧混搭的堂屋中,显得那样时髦而洋气。

母亲用粗糙的手摸索着快递袋和通知书封皮,说上了大学也要好好学习,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游略说了声我明白。

——故事进展到这,好像已经差不多可以收束尾声了。

女大学生被拐入山,咬牙忍过无数挫折和苦难,终于将孩子培养成栋梁,开启时代新篇章。

很可惜,一十几年,如此漫长而压抑的人生。

不过是悲剧**的铺垫。

游略上大三这年,他的母亲四十五岁。

经过自媒体的挖掘和报道,《谢慈君被拐一十五年》一事迅速铺开,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

多方帮助之下,她的家人找到了她。

谢慈君的原生家庭是津城的书香门户。

父母都是大学教职工,父亲是津大的物理教授,母亲则在八台大学教授历史。

两所大学相邻,只隔着一道门,谢慈君从小便在这道门穿来穿去,今日随父亲在津大食堂吃饭,明日则跟着母亲在八台图书馆自习。

这样的家风教养,让她哪怕在小乡村当了一十几年的农民村妇,依然保持着对知识的热爱。

谢家唯有谢慈君这么一个独女,她失踪后,父母也是百般寻找。

谢父一夜间白了头,谢母患上头晕心悸的毛病,幸而还有学生悉心看顾着,不然好几次差点晕倒在讲台上。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提谢母的这位学生了。

她和谢慈君同岁,名字只差一个字,叫做刘君。

刘君出身贫寒,是从山沟沟里飞出来的大学生,靠国家补贴和亲戚资助才念得起这个大学。

某天谢母忘记拿教案,午饭时间回教室,正好看见坐在角落里配着腐乳啃馒头的刘君,后来又得知她的家庭状况,心生怜悯,多有照料。

刘君性情温良谦逊,虽算不得聪慧,却十分勤勉,时常帮老师打下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谢母很喜欢她,每每周末就请她来家里吃饭改善伙食,那时候,她和谢慈君关系不错,也算得上是能说心里话的朋友。

谢慈君失踪后,谢家一度崩溃。

多亏了刘君经常看望,带几本书来给他们念念,做开胃的糕点凉菜,给家里换新鲜的植物,时时宽慰劝导……可以说,亲生女儿谢慈君还在身边时,都没有这样的体贴和细致。

刘君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抚慰了老俩口失去女儿的伤痛。

所以后来,在丈夫的默许下,谢母将刘君认作了干女儿。

那个年代津城还是蛮看重干亲的,认了就表示你比家里隔一层的子侄还要亲近。

更何况谢老师的女儿走失了,在外人眼里,刘君几乎就等于谢家的亲生女儿。

有了这层助力,刘君的人生终于开始变得顺遂起来。

评优,保研,留校,评职称。

谢家将谢慈君找回来的那天,刘君已经是八台大学的副教授。

一十五年,世界天翻地覆。

人的境遇也可以彻底换个儿。

一十五年前,谢慈君是书香门第,家中独女,名校高材生,漂亮、有才华、有理想、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