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二章 大年三十(1 / 2)

“成,这晚上点上,红彤彤一片,看着就喜人。”芳婶来了兴趣。

阿满和阿昌从前院贴到后院,芳婶和忠叔,加上团玉几个挂灯笼,家里角角落落都没忘,连黑豆和地瓜的狗窝门口都挂了两个火红的灯笼。

这么一收拾,冬日里没什么绿色的院子,立马变得喜庆起来。

日头一点点升高,村里逐渐热闹起来,院子都来收拾好,眼看时辰不早,阿满喊三个弟弟回屋换新衣服,一会儿去老宅那边吃中午那顿团圆饭。

芳婶想起还在厨房的牛奶,喊阿满来厨房,指指盖着盖子的木桶给阿满看,“去看看。”

阿满挑眉,看芳婶压不住喜意的眉毛,知道指定是好事,乐颠颠跟上,蹲下掀开盖子探头看,一股奶腥味儿扑面而来,“牛奶?咱们那三头奶牛产奶了?”

阿满喜不自胜,看到芳婶肯定点头,阿满高兴了,也不嫌弃奶腥味儿,像是看宝贝一样打量大半桶牛奶,芳婶对奶腥味不适应,有些嫌弃,“这真是好东西?我怎么觉着比羊奶还腥呢?真能吃?”

芳婶表示怀疑,阿满知道她们是第一次见奶牛,加上腥味不喜欢正常,不过她上辈子吃过不少牛奶做的美食,对这些牛奶的处理信心满满。

“放心吧,我晚上给做好吃的,保证没有奶腥味儿。”阿满拍胸口保证。

蹦蹦跳跳去后院换衣服, 换好衣服,听见弟弟的喊声儿,姐弟四个拎着礼往老宅那边走。

出了院子,阿满脸上的笑就淡了几分,阿安和阿文不懂,都看向身侧的大哥,无声询问阿姐怎么了?怎么感觉阿姐不开心?

阿昌对两个弟弟摇头,只叮嘱两个弟弟好好走路,别去打扰阿姐。

阿昌年岁不小了,在镖局武行练武,都是一堆糙汉子,说话也没个忌讳,对他们这些半大小子也是荤素不忌,他跟着听了不少男女之事,对阿姐的不开心,心里大概有了猜测。

估计是想姐夫了,姐夫在军营,联系都不方便,听芳婶说,上次收到姐夫的信都是一个多月以前了,阿姐今天看到那些牛奶,难免想起姐夫,听芳婶说那些奶牛好像是姐夫托人找来送回来的。

阿昌猜测的没错,阿满确实是想起了峥哥,一个多月没有峥哥的信,她心里不急是不可能的,可她也不好打问,毕竟峥哥没有送信回来,说明现在他待得地方不方便写信回来。

毕竟是在军中,还是要遵守军纪才行。

雪花不知什么时候纷纷扬扬又下起来,阿满伸手接下雪花,冰冷的雪花接触温热的掌心,瞬间就化成一滩水。

和关镇算是辽安府最南端的镇子,他们这儿今年冬天雪几乎都没停过,最北边的边城那边,估计更是严寒,也不知道北月蛮人会不会趁着过年伺机而动。

阿满无声叹一口气,心里再次对古代这个车马慢,联系不方便的朝代产生了不喜,在乎的人上了战场,生死未卜,近况难知,她体会到心焦的痛苦。

今天是大年三十,杨家老宅这边也是热闹得紧,院子里处处挂着红灯笼在,在飞舞的雪花里摇摇晃晃煞是好看。

看到阿满姐弟四个一到,钱氏就招呼人端饭,一顿团圆饭吃得热闹极了,阿满脸上的笑没断过,让人看不出啥,阿昌几个看阿姐又笑了,跟着放下心,安心和文根几个打闹成一团。

一顿饭吃得热闹,桌上的鸡鸭鱼肉还剩下不少,过年都讲究个年年有余,必须要有剩下的,就是图个吉利。

除了文山和文海表哥,阿昌算是家里一群娃娃的大哥,文山和文海俩都是定下亲事的人,对于和弟弟妹妹这群小屁孩玩一点兴趣也没有,所以阿昌就成了孩子头儿,负责领弟弟妹妹们玩儿。

“昌哥,你教我们练武呗,我出去好给小伙伴们显摆显摆。”文树和丫丫一人扯阿昌一个胳膊打提溜,大眼睛蒲扇蒲扇,一副求教的模样。

阿昌眼睛一亮,阿安和阿文对视一眼,同时后退一步,看着文树的表情都是同情,这是个蠢得,不知道开始教练武的大哥就不是现在和善的大哥了。

“好呀,你们站好!”阿昌撸起袖子,来了兴趣,头都没转,顺手薅住准备逃跑的两个亲弟弟的脖领子,一手一个把人拎回来站好,笑眯眯警告说:“咋?不给我这个大哥面子?再说都是兄弟怎么能不给文树、文根面子?是吧?”

“哪里啊?大哥我俩不是打算给你找棍子吗?”阿安恭维话张嘴就来,阿文跟着点头如捣蒜,方正跑不了,还不如勾勾大哥的兄弟情呢。

阿满和江氏几个,一人一把瓜子,站在房檐下看热闹,看阿安和阿文的假笑,阿满嘿嘿笑出声儿。

文树和文根和丫丫没练过武,阿昌似模似样安排仨新人扎马步,转身呵呵笑着招呼两个亲弟弟说:“来,和大哥过几招,半年没见你们,不知道你俩的功夫有没有退步,让大哥看看。”

“要看,要看!”丫丫不知阿安和阿文两个哥哥的痛苦,高兴的在一边直拍手助威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