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暴雪停除雪(1 / 2)

村里人砍的柴,她家也收,可那量还是有些不够。

“你给咱村人帮了多少忙,你家一次不出人,村里人不会说啥。”赵村长也知道阿满家的情况,扭头问探头探脑的村里人,“话大家也听见了,大家伙有什么要说的,趁着人都在,都说清,省得以后有人嚼舌根。”

村里人大多说人家都从那个阿满家挣钱,最近更是家家户户都上山砍柴,卖于阿满家,从人家那儿挣了钱受了惠,大多数村里人心里都是感激的。

“村长说得没错,都是一个村里的,谁家能没有个忙的时候,阿满你家就放心忙儿。”

“就是,一个村子,互帮互助应该的。”

阿满笑了,再次朝村里人和村长道谢,赵村长对村里人的和睦也很是满意,说了一会儿干活的时间,他哼着小调,提着铜锣心情很好地往家走。

“村长就是偏心,凭啥阿满家就一个人也不出…”有人乐意,就有人不乐意,尖嘴妇人嘀嘀咕咕,又不敢大声儿,挨了男人一肘子才讪讪闭嘴。

她男人左右看看,低声警告,“不会说话就别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一天天的,四六不懂的玩意儿。”

一家出两个汉子,对村里人不是难事儿,汉子们回到家,扛上家里的铁锨往外面走,先把自家门前的雪清理干净,接着就是村上的土路,积雪一锹锹被铲走。

旁边的汉子,推着板车等在一边,把多余的雪拉起来,推到村里的河沟子里,等开春了,天热了,这些雪一化,用来浇地也好,村里鸭子和大鹅也多一个游水的地方。

一个时辰以后,赵村长喊上大儿子,父子俩一人扛一个铁锨,挨家挨户转悠,看村道清理得怎么样,不成的就让人返工。

干得好的人现在就跟着他们父子俩转战村外的道路上。

大冷天,汉子们活动开,一个个热得脸上冒汗,身上的夹袄都拖了一件,一个个在寒风里冒着热气。

“在屋里窝了一冬了,出出汗,我觉着人都松快了。”

“你个懒汉,我们可没一直窝在家里,不是上山砍柴,就是在家劈柴!哪像你一样闲出一身懒肉!”

众人哄笑,在家窝了一冬的汉子,是村里出了名的懒汉,平时就是个不爱干活的,人不坏,就是懒,他婆娘天天在家骂他,村里人都习惯了。

闲侃一句歇会儿气,赵村长朝手心吐一口唾沫,冲汉子们喊,“都别闲扯dan了,早点干完早点回家,这天又阴了,一会儿就没太阳了,风一吹能把人冷死,都抓点儿紧!”

“好嘞!”

有人铲雪,有人拉雪,看见土坑,再从地头铲几锹土拍平,清雪的功夫,顺便把路都给修补了。

阿满回家,就招呼芳婶煮姜茶,“多放些姜和红枣,咱家不出人,一会儿就给大家伙送些姜茶过去,省得人得了风寒。”

家里不出人到底不好,阿满知道村里肯定有人不乐意,她不在意有人说闲话,只要不当着她的面,爱咋说咋说。

阿满也不想搞特殊,既然家里不出力,那就出东西。

厨房里散出浓浓的姜味儿,阿满估计是姜汤熬好了,阿满又喊团玉下地窖,搬一坛二十斤重的烧刀子出来,一会儿和姜汤一起送过去。

家里忠叔、茂叔几个最爱喝烧刀子,家里就屯了不少,这大冷天的,再送点儿酒过去,一人喝一碗,身子就暖了。

“阿满,你咋来了?”阿满主仆挑着酒和姜汤往村外走,快到了,正好碰到来给家里男人送水喝的几个妇人,妇人嘻嘻鼻子,说:“大老远就闻见一股姜味儿,原来是你们挑的啊?来送水?”

阿满点头,“我家里人忙,不出人就给大家伙熬了点儿姜汤送过来,这大冷天的,喝一碗姜汤省的人得风寒。”

阿满这话儿,没避着人,几人走到男人们干活的地方,很多人都听见阿满的话了,无论咋样,阿满这事儿办得让人舒服,话也说让人舒坦,百来号汉子个个都朝阿满竖大拇指。

不用村长喊,大家伙都放下手里的铁锹,朝阿满这边围过来,另外几个人带来的热水在姜汤面前就不受欢迎了。

妇人也介意,有姜汤,她们更乐意让家里汉子和姜汤,姜和红枣都不是便宜的东西,看那熬得棕红颜色,一看就没少放料,这可是个好东西。

阿满带了二十几个碗,团玉给人打姜汤,每人都是满满一碗,碗备得多所有人喝完也快。

一碗熬得浓浓的姜汤进肚,一路从嘴里辣到胃里,不少汉子被辣得龇牙咧嘴,也不舍得吐,额头都被辣出了汗珠。

“阿满,你家这姜汤放料太足了,本来我还有些发冷,这下是彻底不冷了!”汉子朝阿满竖大拇指,阿满笑笑,“叔伯们别得风寒,我们这姜汤就没白费。”

赵村长笑着看着这一幕,村里以前可没有这么和睦,现在家家户户能挣银子,都和善了不少。

“阿满,这桶里是啥?”赵村长想喝第二碗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