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八章 该分别了(1 / 2)

“快坐下!”崔氏按着人又坐下,顺势坐在一边,说:“这谢你当得起,没人比你当得起了。”

阿满笑着摇头,三两笔把剩下肉松制作法子写好,然后喊来团玉,把纸都交给她,说:“把这些纸送去隔壁明山堂,交到峥哥手里,他知道怎么办。”

团玉应下,接过纸行了礼就快步出去了。

崔氏看阿满忙完了,就拉着人在美人榻上坐下,问:“听峥子说,你这几天就要走了?怎么这么着急?不能多留一段时间。”

阿满动作微微一顿,对于崔氏知道她不意外,笑着接话,“家里一摊子事儿,山里和作坊都离不了人,我离家也一个月了,该回去了。

不能一直让我舅舅们帮我忙活着,他们也要挣钱呢,家家都有事儿呢。”

崔氏打量着阿满是神色,看她没有一点留下的意思,叹一声儿气,拍拍阿满的手,“婶婶年纪大了,是不太了解你们年轻人是怎么想的。

不过婶婶是过来人,你和峥子互相喜欢,莫要因为这件事伤了彼此的心,不能冲动了啊。”

“婶婶想哪里去了,我和峥哥都说好了。”阿满诧异说,装作不知道崔氏话里的劝说意思,“他忙他的事儿,我忙我的事儿,又不是以后都不联系了。”

崔氏到底是世家大族养出来的嫡女,心里还是古代思想,她还是认为女子该为男人让些步,虽说不一定要全部让步,可也要多考虑男人的需要。

她和卫泽成成亲这么多年,虽说她在卫泽成面前有话语权,不是那些困于后宅全权听夫君安排的内宅妇人,可打心底还是认为夫君的需要更重要。

她这种思想,阿满倒是没什么责怪的,生的时代不一样,受的熏陶不一样,没必要要求人家理解你的想法。

再说在夫为妻纲的古代,崔氏能有自己的思想,能和卫泽成有商有量,时不时在劝说一下卫泽成,掺和一些外事已经很是难得了。

就像这次收买秦府后院小厮,给柳柔清穿假消息的事儿,就能看出崔氏手里是有些权力的。

崔氏张张嘴,想要再说,就被阿满打断,阿满玩笑问人:“可是峥哥在您和老太太面前说了什么?”

她了解峥哥的为人,知道他定不会在背后说啥,这么说不过是转移话题罢了,不想听崔氏多余的劝说罢了。

“这次你可是冤枉峥子了,峥子哪里会和我们多说啊。”崔氏果然着急,以为阿满是生峥子的气了,赶忙解释说:“你又不是不知道峥子的性子,他那张嘴就是蚌壳,多一句也是没有的。

也就和我们说了一声儿,你过几天就要回和关镇,还有他身子养的差不多了,等送了你以后,他就回军营去。”

崔氏看阿满又笑了,心里松懈下来,也不再提劝说的话,她之所以来劝说,还因为峥子,峥子虽然惯常冷着一张脸,没什么话。

可她还是看出了,峥子舍不得阿满这丫头离开,所以出于私心她今晚就来找了阿满,无非心疼峥子罢了。

倒是老太太的反应让她微微吃惊,老太太只是点头说知道了,多一句挽留都没有,更是没说让峥子别从军的话,只说这是你们俩自己的事儿,你们俩自己想好就行了。

看峥子的反应,再看看阿满这丫头反应,她倒是看出老太太的智慧来了,她是不该多言。

从这丫头能把夫君逼到最后赔不是,就知道这丫头心里是个极有成算的。

算了她还是不多插手了,免得讨人嫌还得不了好。

“这事儿就不提了,婶婶这几天安排下人先一步回安邑,给你准备点儿土仪,定武这边到底是边关小镇,没什么好东西。”崔氏笑着安排,不让阿满拒绝,“你能给军中提供奶豆腐这几个方子,婶婶家还不能给你准备点儿东西了。”

看阿满无奈的点头,她满意的笑了,又说起一事儿,“婶婶今晚来,是有一事儿告诉你,柳氏那边派贴身默默来送信了,说是什么都愿意招,只要侯府能放过秦浩轩就行。

老太太和侯爷那边应承下来了,明儿下午那女人就要上门了,你不是外人,明儿也来听听?”

阿满微微挑眉,没想到这么私密的事儿,卫家人竟然同意让她也去听。

“峥哥…那边知道这事儿吗?”

“知道呢!”崔氏叹气,“婶婶听了你的法子收买秦府小厮的事儿,你卫叔早就知道了,他说峥子也是这个想法,还给咱们配合呢。

所以柳氏上门求饶的事儿,那小子早就猜到了。

刚才他还想来告诉你这件事儿,婶婶觉着夜深了,他一个小子来找你不好,婶婶就亲自来了。”

既然峥哥也知道,阿满也就点头同意了,反正离走还有好几天呢,“把秦家的事儿处理完也好,也省的峥子心里膈应,在军营还要防备着柳氏母子在背后使坏。

虽然峥哥不至于防备不住,可也难免恶心。”

崔氏也是这个想法,快十三年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