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宋家散布谣言(1 / 2)

就这阿满估计也不够吃。

阿满还把自己做的花生糖、松子糖、猪肉铺、辣条这些,都装了几篮筐,让给带到县里。

上次屠凤英来信说,送过去的野菜好吃,这次阿满没给带,因为野菜都老了。

“徐叔、韩叔、于叔,你们有没有什么东西往县上带的?”

他们几个老家都在县里,阿满想着要给家里带信啥的,一并给带上。

韩叔要给家里带一封信,于叔和徐叔都摇头。

货和行李都装好,日头也升起来不少,热意逐渐上来,芳婶看时辰不早了,就道:“别耽误了,赶紧走吧”

阿昌把两个弟弟从身上扯下,笑着说,“好好练武,下次回来要是还这样,哼哼~你们就等着吧!”

一句话断了两个小家伙,难分难舍的兄弟情。

摆手催着谭叔赶紧赶车,赶紧走,大哥不在家挺好的!

“哈哈哈~”众人笑出了声儿,离别的愁绪也不知不觉淡了。

端午节忙忘了,这闲下来阿满又想起来了,出门采了艾草插到门上,又在墙上贴了五毒图,又拉着芳婶包了粽子。

芳婶笑话,“这端午都过去了,你在做这些也没用的!”

阿满弯眼一笑,满不在乎,“管他呢,就是图自己一乐呵”

阿满的笑容感染了芳婶,两人边说话边干活,时不时就传出几声笑。

“明天是平福成亲的日子,你春花婶儿特意提前来说,让早些去,早饭也在她们家吃!”

农村办喜事就是这

样,关系好的人家,都是让早去,早饭都在那儿吃。

这两天,芳婶和阿满忙完家里的事儿,就会去春花婶家,帮忙打下手,宴客需要准备是食材多,乡亲邻里这个时候都会去帮一把。

这样你家有事儿的时候,村里人也会来帮把手,礼尚往来。

“行,一会儿我俩在去一趟,看还有没有需要帮把手的!”两人手下加快动作,干完手头的活计,收拾了一下,锁上门就往村中间的春花婶儿家去了。

春花婶卖卤肉挣了不少钱,大儿子成亲也不抠搜了,在镇上买了不少红布、灯笼这些,农家小院布置的张灯结彩,看着就热闹极了。

村里小孩子知道有喜事,这几天天天在附近转悠,时不时就能得几颗喜糖甜甜嘴儿。

阿满和芳婶到的时候,小院子里忙碌的紧,男人们去各家接桌椅板凳、锅碗瓢盆,借回来就放在门口搭的几个大棚子下面,等明天开席,搬出来就能用。

隔壁棚子里,用泥搭的临时灶,大厨忙得满头是汗,炸着摆席需要的鱼、丸子之类的,这些需要提前炸好。

春花婶领着本家的妇人,洗刷碗碟,宰杀鸡鸭鱼肉,天还不算太热,宰好的肉放进地窖,也能过夜。

婚房早就收拾好了,门上挂着新锁,以防有调皮的小孩子跑进去捣乱,透过新糊的窗纸,都能看到满室的红色,喜庆极了!

芳婶来了也不废话,搬了个小凳子,坐下就开始

杀鸡宰鸭,阿满也想着帮忙,还没蹲下就被几个妇人赶走。

连带着还把春桃也赶了出去,“你们小姑娘家家的,不用你们干,我们几个就能干完了,一边玩去!”

得!这是被嫌弃了,一群十四五的小姑娘,都被妇人们赶了出去,不够碍事的。

看碍事的丫头小子都出去了,芳婶、翠花婶几个老姐妹一边干活一边唠嗑:“哎,桂芳你家峥子来吗?”

妇人也爱看长得俊俏的小子,平时峥子很少出来闲逛,即使见了也是冷着一张脸,很少有人敢上前搭讪。

村里这么多小子,就峥子长得最俊,冷着一张脸也不妨碍大家想看几眼,别说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了,她们这些中年妇女也爱看呐!

这回春花婶家办喜事,可不就逮着机会了,都知道春花婶和阿满家关系好,不知道这次峥子能不能来。

芳婶看了一眼八卦的妇人,笑着呸了一句,“不害臊,俺家峥子可是有主的!”

妇人们都成亲十几二十年了,早就过了害臊的年龄了,那荤话是张嘴就来,“长得好看还不让看啊,好看的人谁都爱看,说真的峥子明天来不来?”

芳婶也是说句玩笑话,也不掉胃口了,“来,咋能不来,峥子和阿满定亲的时候,他春花婶可是去撑场面了,俺家峥子和阿满都是记恩的好孩子!”

妇人们得了准信,一个个笑呵呵说着好话。

门外一个少女听到院里妇人的谈话

,眼睛转了转,转身快步离开了。

再说阿满这边,几个女孩彼此挎着胳膊,拎着竹篮往山脚下走,正值五月,路边、山脚下野花很多。

能吃的野菜、能卖钱的药草、菌子都隐藏在杂草里面,要颇费一番工夫才能找到。

路边韭兰、兰花,各色菊花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