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雇人摘花生(1 / 2)

新建好的作坊晾晒几天,就可以用了,九月六号一大早,芳婶和忠叔赶着骡车去镇上卖蛋,半个时辰就从镇上回来了。

这会儿也刚半中午,村里闲人都成群凑到一起说闲话。

听到骡铃声,扭头看去,看到是芳婶和忠叔,有好事儿的人,立马问出声:“她芳婶,听说新建好的这两个作坊也要开工对吧?

开工不就需要人吗?阿满可说要从村里雇人吗?”

村里人都知道作坊工钱不低,一个月下来接近小一两的银子呢。

即使作坊一年只有一半时间开工,那到手的工钱也将近六两银子,这对农家来说,可是一大笔银子,娶个媳妇都可以了。

芳婶让忠叔放慢速度,芳婶笑着给大家伙打招呼,“这个当然了,阿满哪一次招工,不是先考虑咱们村里人。

不过,这规矩大家也都是知道了,招工有招工的要求,不是人人都能进作坊的。”

芳婶虽说把阿满招工的事放出去,可话也没有说满,最后招多少人,要哪些人,都是阿满这个东家来定了。

她一个做工的可不能当主家的主,也是给村里人提个醒,别期待太高,以为人人都能进作坊做工呢。

“那是当然了,这点儿规矩我们还是知道的!”

听到准话,妇人们个个脸上带笑,眼睛都亮起来,看芳婶和忠叔的骡车走远,一个个也不扯闲篇了,拍拍屁股上的土,站起来就往家里走。

作坊可是要招

工了,家里的小媳妇、闺女和婆娘这些可都要准备起来,争取这次能进作坊做工。

芳婶回到家,就把事情给阿满说了,阿满点头,想着下午去找一下村长还有作坊里徐管事,让她和村长配合着在村里招工,有徐婶子这个严格的人把关,阿满也放心。

阿满坐在门口摘花生,家里五亩地的花生,到现在都没有摘完呢。

“这花生咱们几个也摘不完,每天还有别的事儿。”芳婶拎了一个小板凳坐到阿满旁边,建议道:“要不找村里人来帮忙?摘花生也不是什么累人的活,就是费时间。”

双手一用力,啪一声,带着土的花生壳打开,露出里面的红皮花生,这活计是不太累,就是费时间。

“我也想着雇人,下午我去趟村里,摘四斤给一文怎么样?”阿满自己说的价格不太自信,雇人摘花生她还是第一次。

芳婶手下不停,闻言思考了一会儿,“价钱可以,这活计不累人,家里闲着的小孩、老人都可以来干。

手快的一天挣个七八文不成问题,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指定很多人乐意的,你就放心吧。”

芳婶拍拍手上的土起身,“也别下午了,我这会儿也没什么事儿,正好去王家割块豆腐,去村里给人说一声就行。”

芳婶出去转悠一圈,后面就跟了一群人,目测少说二三十号人。

果然和芳婶想的差不多,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小孩和老人都要,

村里闲着的人,一个个都跟着来了。

人手还拎着一个小板凳,看道阿满纷纷打招呼,举举手里的板凳说,“你家凳子肯定不够,我们就自己带了来。”

“辛苦大家伙了!”阿满也不是个矫情的人,来这么多人也只是吃惊了一下,很快就调整过来,人多摘得就快。

再说她不差这点钱,再来多点人也付得起工钱。

上至五六十的老人,下至五六岁的孩童,一个个都来摘花生挣钱,天亮就来,也不管阿满家开没开门,搬着凳子坐下就是干。

到吃饭的点,把摘好的花生给阿满过称,结了钱就回家,吃过饭就来,阿满家门口可热闹了,一天到晚都闹哄哄的。

吵的两只狗子用爪子盖着耳朵,趴在院门口也不愿离开,对于看家护院很是忠诚。

阿满则像个地主婆一样,也不再给村里人抢活干了,就抱着一钱袋子铜钱坐门口,给人发工钱,连江氏和卫氏这俩小老太都有工钱领。

卫氏还是第一次领工钱,别看工钱少,莫名还让她挺着迷。

到了傍晚五堆花生堆已经下去一堆半了,人多就是力量大。

“小花,你挣了几文?”

“六文呢!”两个十来岁的小丫头,边走边说,一蹦一跳的往家走,背影肉眼可见的开心。

“阿满姐,我明天还来!”虎子、狗蛋几个和阿安差不多大的小屁孩,看着手里的三个铜板,个个双眼亮晶晶。

“好,明天你们还来,姐

还给你们发工钱。”阿满笑着点头。

看几个小屁孩叽叽喳喳的跑远,离远了还能听到小娃说要等货郎来买饴糖,竹蜻蜓等等。

眼看天色昏沉下来,还有些大人不舍得回家,阿满这个发工钱的地主婆屁股都坐疼了。

“婶子们,天色不早了,都早点儿回家吧,也不在这一会儿。”阿满揉揉发麻的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