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再干趴下一个对手,南山过后,寸草(1 / 4)

第389章再干趴下一个对手,南山过后,寸草不生?

时间就是金钱。

这话放在商场上,很多时候都是没有问题的。

现在各个车企的热冲压成型零件的需求那么旺盛,哪家供应商都想着让自己的生产线尽快的投产。

要不然你产线都没有开始投,就想要拿订单,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也就是现在有现成产线的厂家不多,主机厂的需求超过了他们的产能。

要不然你的生产线没有投好之前就想要拿订单,绝对是非常困难的。

如果你已经有一条量产中的产线,只是产能不足需要扩产,那么一切都好说。

你一条产线都没有,压根就没有正式的做过这种零件,那个难度就完全不同了。

屹丰他们自然也是知道这个道理的。

所以很快的,这几家厂家都陆续的开始决定了设备购买方式。

这样一来,成本肯定是很高的。

要是整个行业都没有谁投资新工厂,没有设备需求,那么这个情况也算是正常。

陈亮表情颇为严肃的再一次找到了莫尔德。

这一点,陈亮自己是最有体会的。

陈亮现在很是着急。

“要不然到时候其他厂家的模具费用降低下来了,我们的竞争力就下来了。”

但是价格差太多的话,那就要不好意思了。

作为一家零部件企业,本特勒同时也是设备厂家。

但是他也知道对南山设备来说,卖设备上面的收入,可能比从羊城华强厂那边获得的利益更大。

“本特勒都考虑从南山设备购买激光切割机?”

“至于降成本方面,无非就是从材料费、加工费和模具费等方面着手了。”

“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做什么改变的情况下是没有办法获得订单的。”

“特别是激光切割方面,改善的空间比较大。”

“最需要努力的就是加工费了。”

竞争报价肯定是要竞争的,但是竞争之后能不能拿到订单,其实有时候也是比较玄乎的事情。

陈亮这么一说,莫尔德立马就生气了。

在他看来,华夏的市场需求那么大,但是订单却是没有到通快的手中。

“而我们是将通常情况下能够做到的数值作为设备参数来宣传。”

没有什么自己的核心技术,单纯的来图加工的话,以后是很难干过其他国内厂家的。

郭书富基本上把降本的手段都说出来了,郭书银暂时没有想到什么其他更好的方法。

郭书银倒也没有因为自己公司里头有3成的股份是南山集团的,就觉得南山设备理所当然的要对自己进行全方位的照顾。

“曹总之前也曾经跟我们提过其他的一些技术方向,到时候我们安排人好好的努力一下,再跟南山模具那边多交流。”

好在这一次本特勒的事情给了他比较直接的冲击。

“然后这些厂家的产线还全部都是从南山设备购买的?”

“华夏厂家宣传的设备参数,能够跟我们比吗?”

钱辉作为销售总监,自然也是很关注自己的对手的动静。

“南山设备那边在售卖设备给到那些厂家的时候,肯定也是有充分的考虑到各方面的影响。”

这种情况下,他们新的生产线投资,自然也是要充分的结合华夏市场的情况来展开了。

郭书富搞了那么多年的销售,自然也是有一些降本的思路的。

但是伴随着形势的变化,除非是客户认为华夏厂家搞不定的零件,要不然本特勒想要拿单,成本就不能比其他厂家高。

像是加热炉,他们就可以自己生产,也对外销售。

“所以本特勒之前面临的压力很小,现在不一样了。”

“现在是产能不够,但是过个几年,也许就会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了。”

其他地方能做的不多了,郭书富自然要想着以后怎么从客户那边获取订单了。

“他们是极端理想的情况下能够做到某个数值,就一直按照这个来宣传。”

“所以短时间内我们的优势还是在的。”

“我觉得这种情况下,有必要跟总部汇报一下,调低我们的激光切割设备的售价。”

“不管是零件加热、冲压和激光切割,这里面每一个环节的成本都是不低的。”

“其中材料费方面,大家的差异应该是比较难拉开的。”

“只要我们能减少一半的激光切割长度,成本就能下降一大截,甚至激光切割设备的投资都可以节约一部分下来。”

冯博虽然也想继续支持同为德意志企业的通快,但是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

“然后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