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史上最快的投资项目,让人措手不及(2 / 4)

低20的器件功耗,运行速度则提高50,相应地还可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中芯搞晶圆厂搞了那么多年了,现在也就是做到了90纳米的水平,65纳米最快也要明年才能推量产。”

“这南山半导体一上来就搞65纳米的晶圆厂,你觉得靠谱吗?”

虽然65纳米对三星电子来说已经不是什么先进技术,它们都已经掌握了40纳米的技术,并且还在进一步的研究28纳米的技术了。

可以说,最快也要明年才能量产的南山半导体晶圆工厂,哪怕就是真的可以生产65纳米的晶圆,对三星电子来说也不算是什么威胁。

但是,南山半导体的这种发展速度,却是让他有点担心。

今年修建65纳米的晶圆厂,后年是不是就要考虑修建40纳米的晶圆厂了?

再过几年,人家的28纳米技术,是不是也能取得突破了?

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不管是尼康还是asl,都在全力的对外销售光刻机。”

“甚至英特尔和台积电还冒着支付违约金的风险,取消了一些光刻机订单。”

“这种情况下,南山半导体可以很轻松的从厂家那边买到最先进的光刻机。”

“所以要小规模的生产65纳米的晶圆,我觉得应该是问题不大的。”

“但是南山半导体之前从来没有搞过晶圆工厂,第一次生产的时候,良品率肯定是很低的。”

“不生产,工厂空在那里是浪费。”

“生产的话,良品率很低,成本很高,没有任何市场竞争力。”

“所以我觉得至少在2010年之前,南山半导体的这座65纳米晶圆工厂,是发挥不出什么竞争力出来的。”

“哪怕是到时候他们逐渐的解决了良品率的问题,但是市场上已经开始大量的交付40纳米的产品,65纳米的晶圆价格,肯定是已经跌到一个超过他们成本价格的水平了。”

李在林虽然很重视南山半导体,但是并不代表他就很看好这家公司的发展前景。

也就是南山半导体背靠南山集团,有大量的其他企业给他输血,所以他才比较在意。

因为这跟三星电子早些年的发展轨迹,有那么一点相似之处。

要是南山半导体真的硬撑着亏损五六年,还真是有可能让他们追上行业主流的芯片技术。

这就不是三星电子的人希望看到的场景了。

“它们的晶圆厂刚刚开始修建,肯定会从各个同行那边挖人,到时候想办法安插几个人进去,以便我们更好的掌握对方的动静。”

华夏的半导体企业从三星等同行那边挖人的情况,也不是现在才有的。

朴根熙也不指望三星电子的每一名员工都那么忠诚,愿意面对更高的年薪诱惑而选择留在三星。

不过,借着这个机会安插几个耳目进去,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反正只是及时的掌握对方的动静而已,这种信息肯定就很难查到是谁泄露的。

“我马上就去安排。”

“现在全球半导体行业非常不景气,晶圆代工厂家的产能利用率更是降低到了2002年以后得新低。”

“在这种环境下南山半导体逆势进入晶圆生产行业,据说还在考虑给华威海思等其他华夏芯片设计厂家代工的事情。”

“这绝对是值得我们大力打压的。”

“不管是我们还是台积电,应该都不希望华夏国内再出现一家跟中芯这样子的企业。”

李在林对全球乃至华夏半导体行业的情况都是非常了解的。

虽然这个行业的前景很好,但是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

最终可能会形成一个赢者通吃的局面。

但是这个过程肯定是比较痛苦的。

“南山集团对芯片的要求应该主要是集中在机床和汽车零件上面,这些东西对先进制程都没有太高的要求。”

“别说是40纳米了,就是用300纳米的技术去生产这些零件,都是完全可以满足市场要求的。”

“车规级芯片更多的是在乎质量的稳定性。”

“你也可以想办法跟南山集团联系一下,看看他们有没有兴趣把一些晶圆交给我们三星来代工。”

“我们会让他们知道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

“他们自己修建晶圆厂的成本很高,最终倒不如把芯片设计好了之后交给我们来代工。”

除了关注南山半导体的发展,朴根熙也是希望把这个竞争对手变成是自己的客户。

晶圆厂那么难搞,竞争那么激烈,你们就别搞了。

交给我们这些专业的代工厂去做就行了。

这个方案,在不少芯片设计公司那边是很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