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摸着顾惜蓉“过河”(1 / 2)

顾惜灵想到了万能挡箭牌顾惜蓉。

她莞尔一笑,“我是看蓉姐姐不仅把嫁妆当了,还跟钱庄借钱,买了很多药材。”

宋氏惊愕,微微眯着眼睛,“又是她梦到的?”

顾惜灵轻笑,“不晓得,但她一贯无利不起早,能让她这样做的,应该有所依仗。别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我现在就摸着蓉姐姐过河。”

宋氏伸手点了一下顾惜灵的额头,“你哦,是个机灵的。这些药材,我作价给你银子。”

“母亲,儿媳不要。这些药材放着,也会坏掉,不如用了,反正也没有多少银子。”顾惜灵回答,“如果京城真的生疫,这些药材,或许还能派上大用场。”

宋氏颔首,“那我不跟你见外,回头给你打一套首饰。”

“多谢母亲。”顾惜灵感谢,没有拒绝婆婆的好意。

婆媳二人说完,又去给老夫人请安。

故而,长宁侯府所有庄子上,都或多或少送去很多药材和生石灰,还有防治疫病的办法,尤其不要喝生水,不要吃河里的死物。

当晚上刘管事过来复命,城中的药材就涨了一成。

三天后,涨了五成。

十天后,居然涨了三倍。

眼看着京城附近,马上要受灾。

康平帝没有耐心了,答应越国送公主进宫,成为他的妃子。

越国虽然没达到目的,但嫁给皇帝也挺好。

能给皇帝生儿子,就不跟宁王合作,越国的血脉就有可能成为康国的皇帝;不生儿子,就跟宁王合作,关键时刻,弄死康平帝,越国也能得到莫大好处。

他们的代价,只不过是一个公主而已。

反正越王妃嫔众多,公主足有二十几个。

康平帝想尽快把背后的主谋钓出来,到底是谁。

“周爱卿,你以身犯险,居功甚大,尽快钓出主谋,否则卧榻之侧,朕无法安睡。”

长宁侯应下,“是,陛下。”

虽然康平帝着急,但长宁侯不动声色,在等对方来找他。

京城并未倒灌,但连夜阴雨,城外被淹了。

眼看着京城的药材价格一天比一天高,谢晋激动不已,在药价涨到三倍的时候,他终于忍不住了。

“娘子,你神机妙算,药材果然涨价了。整整三倍,咱们赶紧卖出去吧,能赚两万两银子。”

对于家里账上只有百两银子的谢家来说,两万两银子乃是一笔大钱。

顾惜蓉最近心情舒畅,一看到下雨,就仿佛看到银子哗啦啦落入自己的荷包里。

“夫君莫急,我梦里可知道最后药材涨了七倍。到时候咱们能赚更多的银子,现在还不是出货的时候。”

听到这话,谢晋当即打消了卖药材的想法,“娘子英明!”

能多赚银子,谁会嫌弃呢?

顾惜蓉得意笑笑,马上有几万两银子,她一定要去珍宝阁购买几套好首饰。

他们只想着银子,根本没想到外面老百姓正处在水深火热中。

或者也可以说,底层老百姓,在他们的眼里根本就不是人,只是他们奴役的对象。

反观此时的长宁侯府,很多侍卫和仆人内心感激不已。

他们的家在庄子上,因为主子提早送去药材,提前做防疫,生病了,又要吃,有饭吃。

虽然他们不能回去,但主子把家人们需要的,全部都送过去了。

很多人都过来给老夫人,宋氏,还有顾惜灵磕头。

眼看着药价越来越高,周瑾也从同僚那边得知。

农司,本来就是清水衙门。

有个同僚为了给女儿抓药,花光了一个月的俸禄。

大家都不宽裕,没钱借给他。

最后还是周瑾借了二十两银子给同僚,先给孩子抓药治病要紧。

回到家,周瑾心情沉闷。

在用晚膳的时候,跟顾惜灵说了这事情。

顾惜灵也觉得时候到了,“世子,你不记得我之前收购很多药材了吗?”

周瑾一怔,想起来好像听过顾惜灵说过。

他面色微变,心里咯噔一下,手放在顾惜灵的手上,“惜灵,这钱咱们不赚行不?药价涨得太多了,虽然能赚很多银子,但有违天和。”

周瑾就是这样一个端方的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顾惜灵轻笑,这一点跟谢晋截然不同。

谢晋在外性情豪爽,视金钱如粪土,可内里,为了钱为了权势,可以不择手段。

如果不是她拦着,谢晋甚至能让士兵假扮成土匪抢劫。

周瑾在外说话不多,清高冷傲,但却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

看不得苦难,看不得不公,做不来出口恶言,他就作诗。

这也是顾惜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