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帝王之术(1 / 2)

周瑾见顾惜灵生气了,赶紧哄着,“熬粥需要耐心,所以心要稳。如果急躁,熬不出来浓稠的大米粥?”

“我们做人做事,不也是如此吗?不能急,不能躁,才能发现事情的本质,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怪不得娘子以前总说,急,又急,急有什么用?看来娘子深谙熬粥之道,才会如此通透。”

顾惜灵听着周瑾的解释,仔细想想,挺有道理,真是难为周瑾了。

“不错,这个解释我接受。”顾惜灵点头,“世子快点吃,早些回去躺着。虽说可以倚在来福的身上,但也仍旧需要用力,对腿恢复不好。”

周瑾听到这话,几口喝完粥,把碗递给丫鬟,漱口之后,拍拍来福,“背我回屋。”

来福照办,周瑾又趴回床上。

吃过粥,顾惜灵去看看外面的肉干做得如何了,周瑾正好趁此机会趴着,而不是侧卧。

正好烤出来一炉,味道有点咸,有点腥膻味,但不大,不影响吃。

有点硬,但味道也挺香。

顾惜灵吃了一块肉干,“不错,就这样做,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能保存半个月没问题。要是冬天,会更久。”

李大娘眉开眼笑,“世子夫人说得是,味道真不错。我牙不好,放一块在嘴里,一块能吃一下午。倒是这些孩子们牙齿好,吃得开心。”

此时孩子们,人手一根肉干。

顾惜灵仔细看看孩子们都洗手了,颔首,“孩子多吃点肉干长得高长得壮,不过吃东西之前,一定要洗手,少生病。”

李大娘连连点头,眼露感激,今年涝灾,他们村子安然无恙。

“世子要求村里饭前便后要洗手,而且喝烧开的水。鸡圈猪圈及时打扫干净,撒生石灰。其他村里那么多人生病,我们庄子没事,都是主子的恩典。”

顾惜灵听到这话,想到周瑾能干出来半夜爬起来看守番麦的事情,可见真的把庄户和庄稼放在了心上。

现在村里人都知道世子看重番麦,在番麦田周围筑起围栏。里面只要有水,用盆子把水端出去。

正因为如此,其他庄稼被水淹得没精打采,但番麦长势良好。

没想到被野猪祸害了,可把周瑾和庄户们心疼坏了!

顾惜灵专门去番麦田看看,十分满意。

周瑾的努力和辛苦没有白费的!

顾惜灵在外待到天黑才回去,陪着周瑾坐一会儿,“夫君,我夜里睡觉不老实,踢着你就不好了。我去客房睡。”

“娘子早些休息。”周瑾眼露不舍,奈何身体不允许,只能眼巴巴目送顾惜灵离开。

等他的腿好了,他什么事情不干。

先洞房!

最近辛苦,顾惜灵睡得少。

现在事情解决了,庄子上凉快,很快安眠。

长宁侯府里得知周瑾小腿骨裂,但刘郎中说没有大碍,老夫人和宋氏就放心了。

毕竟刘郎中曾经是军队里的军医,治疗疑难杂症,或许不在行,但刀伤骨伤,十分拿手。

有顾惜灵在那边陪着,那就更不担心了。

且说昨晚康平帝在御书房一夜未睡。

等到金林卫徐成回复,已抓到宁王及其亲近党羽投诚,康平帝长舒一口气,“徐成,给我审,所有越国和宁王在京城的党羽,一个不留。”

“是,陛下。”徐成下去。

“慢着!”康平帝出声,“长宁侯呢?”

徐成回答:“回陛下,长宁侯在宁王被抓之后,急匆匆赶回家里。家里还有个内鬼,明日会送到金林卫衙。”

“嗯!”康平帝颔首,“此事,你和长宁侯有功,此间事了,一定重赏。”

“多谢陛下。”徐成感谢,这才恭敬离开。

徐成刚走不久,黄炳进来,“陛下,奴才有事禀告。”

“说!”康平帝眉头舒展,心腹大患已抓,能睡个安稳觉了。

黄炳恭敬回答:“国舅指使禁卫军副统领赵翔出具搜查长宁侯府的文书,让禁卫军右卫庞明搜查。”

一听这话,康平帝面色大变,立即从龙椅上站起来,“混账,他怎可如此行事?”

刚刚长宁侯替他立了大功,现在倒好,家被禁卫军抄了。

黄炳见康平帝大怒,连忙继续说:“陛下息怒,国舅此行没有得逞!就在庞明要求搜府的时候,长宁侯老夫人拿出太祖皇帝,御赐给老侯爷的忠勇金牌。”

“国舅到底心里还是有忌惮,没有陛下圣旨,见金牌者仍旧擅闯,罪同谋反,立即就下令撤回来了!”

听到黄炳,说完这话,康平帝长舒一口气。

这要是把长宁侯府搜了一遍,就算没有搜到八牛弩,也必然会让忠良心寒。

让长宁侯府的女眷受惊,影响甚坏。

康平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