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雪山,破庙,美人笑……(1 / 2)

玄黄大世界,

大钱国,

青秋山。

此时,虽未入冬。

但由于海拔太高,山顶已有风雪覆盖。

一位身着青衫,眉清目秀的少年站在山巅,望着大钱朝玉京城的鼎盛繁华,不由得心生感慨。

“不求大道出迷途,纵负贤才岂丈夫?”

秋风中,他秀发凌乱。

然而乱发也掩盖不住他那锐利的目光。

他想起了在姜府中,偷看那些嫡系子弟们练武时的场景。

然而,他却没有这种待遇。

正所谓,穷文富武。

练武,没有师父,没有家底可是不行的。

少年孑然一身,习武是不可能的,他没有条件;

虽心有甘,也没有办法。

因此,唯有选择读书,寻一条出路。

“开春的恩科和秋天的会考,我定要出人头地!”

“一考中举人!”

“二考达进士!”

“最后,我定要金榜题名,让大钱皇帝金笔御口为我加封三代!”

“出人头地,为我生母正名!”

少年的誓言,铿锵有力。

不过,他对母亲的过往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她一名琴棋书画皆精的女子。

后来因才貌双全,而被大钱宰相姜太昊看中,嫁入了宰相府的。

而少年的身份,则是当今大钱朝第一宰姜太昊的庶子。

虽然他也生在宰相府,但由于他的母亲是妾,因此他的身份地位其实很低。

自古以来,除了正妻和平妻之外,妾室的地位是非常低的。

有些豪门贵族,还互赠小妾以玩乐,只比家妓地位高上一点。

妾室在和正妻、平妻一起吃饭的时候,都不能坐着,只能站在桌边吃。

所以妾生之庶子,地位也只比奴仆高上一点而已。

少年的母亲,给他取名为“玉蟾”,随母姓白。

并没有跟着姓姜。

原因,于今不明。

而白玉蟾作为庶子,根本就没有继承宰相府爵位和家产的资格。

甚至连习武的资格都没有。

想要出人头地,只有走科举一途。

因此这么多年来,白玉蟾一直在用功苦读。

他没有师父,全靠自学成才。

白玉蟾永远也忘记不了,他的生母是怎么被宰相府的大夫人给气得口吐鲜血,继而慢慢郁郁而终的。

如今,大钱王朝重视科举,一旦白玉蟾可以金榜题名,高中状元的话,那么便可加封三代!

到时,纵使是他母亲地位低下,也可被加封为夫人!

他一定要争这口气!

这是十多年来,白玉蟾心里最大的愿望!

呼——

寒风吹来。

白玉蟾都不由得打了一个冷战。

“只可惜,纵使我苦读诗书,文采卓越,却是依然不通武道。”

“不然,区区寒风,我又有何惧?”

“听说大钱朝在开国之前,曾编著了两部盖世经典:一为《道藏》,二为《武藏》。

“当年,此二经典,文武百官,甚至是大钱的文士将士,以及封地百姓们皆可习文习武。

“曾为大钱打败前朝,立下了不世之功。”

“可惜后来大钱朝建立之后,慢慢地却又被列为禁书,禁止天下百姓修习了。”

“我要是能够弄到这两部禁书,就好了……”

白玉蟾觉得这件事,就非常可笑。

想这大钱朝,以武立国。

用大钱朝开国武皇帝的话来说,那就是——大钱的江山那是一刀一剑砍出来的。

然而,大钱朝立国二十年之后,武皇帝就下令将这两部经典列为了禁书。

大钱的王侯将相们,仍然可以研读。

但天下百姓却是无缘拜读了。

以至于,在大钱朝建国七十余年之后,民间虽然文风鼎盛,但武风却是直线衰落了。

白玉蟾熟读经史,心知是这大钱朝为了稳固江山而定下的驭民方略。

让天下百姓,都去研究经史。

而大钱的王侯将相们,则极其重视武道。

他们从没忘记,大钱的江山是怎么打下来的。

宰相府的子弟,也有资格可以研究《道藏》和《武藏》。

不过,那得是嫡系才行。

像白玉蟾这种妾室所生的庶子,身份地位只比奴仆高上那么一丝。

自然就没有资格见得到这两部禁书了。

更因为他跟母姓的缘故,在姜府就连一些得势的农奴,不将白玉蟾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