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音乐与物理学(1 / 2)

听到王孟达教授的话,小沐心中颇感欣慰。

她确实对音乐有所研究,不然怎么会涉足娱乐圈呢。

“马赫的人生经历十分坎坷,他有许多兄弟,但大多早逝。”

“因此他的交响乐中蕴含着深深的哀伤,同时也表现出对生命的坚韧抗争!”

“这首《大地交响曲》就是马赫的杰作!”

王孟达教授看着小沐,不禁发出感叹。

“你就是近期崭露头角的新晋女歌手,那位北大的小沐吧?”

“当年,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音乐家,至少也要成为一名音乐从业者。”

“谁知命运弄人,我成了一名科学家。”

小沐颇感惊讶,她在娱乐圈待过一段时间,了解不少明星来自各行各业。

有的原本从事科研工作,后来转行进入娱乐圈,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但她还是第一次听说有人立志成为音乐人,最后却成了科学家。

王孟达教授有些尴尬地说道。

“后来我发现,我在音乐方面完全没有天赋。”

“反倒是对物理学有些天赋,发现了次声波的共鸣原理。”

“还研究出了能让声音均匀传播,不损耗任何能量的音洞理论!”

小沐点点头,声音传到人的耳朵里总会有些失真。

许多歌手的演唱能力其实不尽如人意,但在经过后期声音修饰后,听起来竟意外地悦耳。

知名音乐制作人柯某曾言,只要你不是哑巴,他就有办法通过各种技巧,将你打造成一位歌手。

真正衡量一个歌手唱功的标准,还是在于未经任何失真处理的原始声音。

音洞模型就是确保原始声音无损地传递到每个人耳边的技术。

"王教授,刚才有几个大集团希望与您合作呢!"

小沐眼尖,早已注意到万达的王总等一行人进入王孟达教授的专利室。

这些人要么是影院业的大佬,要么是网络音乐的巨头,音洞模型对他们来说是一项极具实用性的技术。

"我已经和他们达成共识,但音洞模型并非我最想钻研的领域!"

"我真正想探索的是音乐的魅力!"

王孟达教授略带遗憾地说,显然他对音乐的热爱超越了他的物理学研究。

他的研究课题大多与音乐相关。

"魅力!"

小沐好奇地问道,她不清楚王孟达教授所指为何。

但她也能感觉到,这位老教授不同于一般的科学家,身上洋溢着浓厚的艺术气息。

"小沐同学,你听说过一首被称为地狱魔曲的曲子——《黑色星期天》吗?"

王孟达教授面色凝重。

小沐自然听说过《黑色星期天》的各种传说。

传说中,听过这首曲子的人会陷入抑郁,甚至自残,更有人因此从高楼一跃而下。

据说在音乐界,这首曲子已被禁止播放,成为真正的禁曲。

"我分析了这首曲子的音频波,发现其中有几次明显的声波频率变化!"

"在原始录音带上,可能有人利用频率变化,嵌入了类似次声波的音调,才会导致那些严重的后果。"

王孟达教授认真地说。

小沐闻言缩了缩脖子,原来《黑色星期天》这样的恐怖曲目是真的存在,而非虚构的传说。

"当然,实际后果没那么严重,只会让人变得抑郁而已。"

"有些人本身就患有抑郁症,严重抑郁后可能会选择跳楼自杀。"

"实际上,很多交响乐本身就具有魔力!"

"比如柴可夫斯基的《1812大序曲》能让人热血沸腾,而勃拉姆斯的着名《摇篮曲》则有深度催眠的作用。"

"我要研究的就是这些频率变化究竟能带来何种具体效果!"

王孟达教授向小沐详细解释了他的研究内容。

小沐大致理解了,她也曾听说过音乐的特殊功效。

比如播放某种音乐能让农作物增产,让奶牛的产奶量增加。

学习中的学生听特定的音乐可以有效缓解大脑疲劳。

即便在疲惫时,张青也会戴上耳机倾听交响乐,很可能他也对此进行过类似的探索。小沐忽然萌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王教授,我见你独自一人,你的助手呢?”王孟达教授闻言,略显尴尬。“我的助手是我的女儿,但她这次有些忙碌,未能到场。”“我的实验成本低廉,操作简便,对助手的要求并不高!”小沐点头,果然与他预想的一致。王孟达教授的研究极具实用性和广泛性。然而,相较于可控核聚变或一箭多星等实验,他的研究成果缺乏创新性,学术价值不足。直白地说,这类研究易受大型财团青睐,有益于民生,却不易获奖。通俗来讲,就是不够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