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汉蛮大战下(1 / 3)

公元 184 年 6月底,阳光炽热地洒在大地上,仿佛要将人间的一切罪恶都烤掉。

凉州安定城,这座曾经坚固而繁荣的城池,如今却宛如一座死寂的废墟。

站在城前的土坡上,放眼望去,满地皆是已经干涸变黑的鲜血,触目惊心。南城墙上同样血迹斑斑,原本洁白的城墙被染成了暗红色,仿佛在默默哭泣。

残破的兵刃、破碎的盔甲散落在各处,与满地的鲜血交织在一起,让人不寒而栗。

护城河里的水早已被鲜血染红,猩红一片,如同一池血水。

整个安定城看上去如同置身于地狱之中,阴森恐怖至极。城墙上门楼处坑坑洼洼,布满了巨石撞击留下的痕迹。

这些伤痕累累的印记似乎在向世人诉说着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以及战争的残酷无情。

今日乃是皇甫嵩预定的强攻之日,按计划,马超等一众将士应当已抵达敌后指定位置。

此番行动旨在迷惑敌军,令其分兵救援,从而削弱东线土坡的防御力。无论敌方是否派兵驰援东线驻守的匈奴,我方强行进攻都会对其造成巨大压力,进而导致东线防守空虚。

皇甫嵩深知此计胜算不大,但他从一开始便未寄希望于马超能够真正攻克匈奴部落。

毕竟,对方鲜卑显然并非愚笨之辈,怎会轻易相信有人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潜至敌后?所谓悄然袭敌,不过是权宜之计,若真以为敌人如此好骗,那不仅是低估了对手,更是高估了自身智慧。

皇甫嵩做了两手准备第一手就是马超那里被羌族支援后击溃,但是换取了他们主力拿下东面土坡,这样是不亏的。

第二手准备就是万一马超被击溃赵云也没能突破敌方封锁我方强攻东面土坡也没能成功的话,那就直接全军后撤直接绕过安定城,逼对面出城来决战。

这样的危险在于,如果对面和我们玩换家的话他们玩不起我们也玩不起。

就看对面到时候有木有这个破釜沉舟的勇气了,如果他们真的来换家那我们也只能撤退重新再战。

当然最好的结果就是鲜卑真的傻乎乎的没发现,然后让马超配合赵云突袭成功将东面的匈奴部剿灭。

不过这种可能性在皇甫嵩眼里属实不太可能。

不过俗话说的好,人间的事情那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时间倒退回一天前,安定城内。

鲜卑人的确在许攸的警示下察觉到了身后存在敌军,而且他们清楚地意识到这支敌军队伍将会对其后方发动突袭。这一消息之所以能够传至鲜卑一方,源自于一名曾在吕布军队追击下幸存下来的鲜卑骑兵成功抵达了安定城。

或许有人会疑惑,为何鲜卑人并未因后方族人和辎重尚未到达而警觉到后方有敌人呢?其实原因并不难理解。吕布所率领的部队乃是精锐的骑兵,他们以迅猛之势直接冲杀而来,首先遭遇的便是第三批负责押送辎重的鲜卑人。紧接着,他们沿着道路一路追杀,相继剿灭了第二批鲜卑人,并持续向前冲锋,最终追上了最为靠近安定城的第一批鲜卑人——也正是在此刻,鲜卑骑兵才发现了这支来袭之敌。

由于这一批次运送辎重的鲜卑人原本行进速度就较为缓慢,所以鲜卑人并没有特意前去查看情况。这位逃回来的鲜卑骑兵向鲜卑单于报告说,后方有汉军正在沿途大肆杀戮鲜卑人士兵,且正朝着安定城挺进。

鲜卑单于在仔细询问详情后,终于确定了那支隐藏在背后的队伍身份。原来,竟是威震天下、号称“并州狼骑”与“无双飞将”的吕布及其麾下铁骑!

于是巧妙的误会就产生了,许攸和鲜卑人都知道对面可能会派人来后面搞事。

而现在呢?这个搞事的出现了就是吕布,那么马超呢?那是谁?不知道啊。

于是鲜卑也积极备战准备趁着对方以为他们还没做好防守,从而一头扎进来的时候配合西面的羌族围剿这支并州狼骑!

可惜的是他们高估了自己的战力也高估了羌族的战力,更是低估了如今接近完全体吕布的战力!

时间回到今天。

于是当今天大战即将开始的时候,汉军一方皇甫嵩做好了破釜沉舟强攻的准备。

鲜卑一方自认为已经洞悉了皇甫嵩的布局,于是满怀信心地在北门和西门部署了整整十万鲜卑骑兵。

他们坚信吕布必定会从后方袭来,由于吕布来自北方且率领的是骑兵部队,确实难以攻城。

因此鲜卑人推断吕布只会选择从东面或西面发动奇袭,攻击城外的匈奴或羌族。

然而从北面到达东面不仅需要绕道,而且会浪费大量时间。

观察吕布一路疾驰而来的态势,可以判断出他必定是怀揣着复仇之志前来,那么距离较近的西面无疑成为了最佳选择。

只要歼灭了西面的羌族军队,便能够与汉军主力军会师,并对安定城展开南、西、北三面合围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