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5 章(改错字)(2 / 4)

“我只盼着他日,徐同窗待兄长之心,能如待曹青一般。

胡文绣闻言面色微微一变,没忍住瞪了胡文绣一眼:

“你可盼着我点好吧!

那曹青一个已死之人,自己和他比什么?

胡文绣只是开扇掩唇,轻咳几声,这才悠悠道:

"徐同窗重情,他与曹青,与凌秋余才识得多久,便愿意为他们那般奔走,我这身子骨也不知能陪兄长多久,若是未来有徐同窗照看着,我才能放心。“净说浑话!”

胡文锦没忍住拍了胡文绣三下,没敢用力,嘴里连连念叨着童言无忌

胡文绣只是静静看着,唇角噙起一抹淡笑。

徐韶华并不知自己走后的种种,这会儿他敲响了驿站的大门,不多时便有驿丞前来开门,那人生的尖嘴猴腮,就连唇边也留了两撮鼠须,他打量了一下徐韶华,道:”你这娃儿,这儿可不是你该来的,快回去吧!‘

徐韶华默了默,随后递上了那印着国子监大印的点贡文书

“大人,这是学生的文书,还请大人过目。

驿丞一愣,随后忙接过文书,刚看了个开头,差点儿没跪了,连忙抬高嗓子道

“都别忙活了!徐秀才来了!乖乖,昨个方大人递了信过来,说要护送我大周唯一-

一位得国子监点贡的秀才公,我还以为得是个,是个......

驿丞没敢说自己还以为要是个年岁不轻的郎君,这会儿看着少年那有些青涩的五官,脸上已不自觉带着些讨好。年少,便意味着他的前程更加宽广,已经远不是自己这么驿丞可以开罪的,

”有志不在年高,有识不论长幼。

徐韶华冲着驿丞笑了笑

"不知大人可否将文书还给学生了?

“自,自然!昨日方大人吩咐后,驿站便已经准备起来了。不过,徐,徐秀才,我泰安府至京中,一路山高水长,不知徐秀才可介意与人同行?"驿丞不待徐韶华开口,便将同行之人的底细交代的一清二楚

“这次途径我泰安府的,乃是山阴省今年上贡的贡品,他们昨夜在驿站休整一夜,今日正好可以与徐秀才你同路而行。随后,驿丞还交代了这些贡品大部分是些山阴特产的碧玉米、沉江鲢鱼之类的东西,虽是贡品,可却价值不高且货物众多,并不是什么容易遭劫的物件。“况且,韦巡抚治下严谨,我清北省绝无可能有强盗出没!‘

驿丞说这话的时候,语气中带着不容忽视的自豪,而徐韶华则在脑中浮起了大周的舆图

按理说,这样的东西非将不可得,可徐韶华曾看过文先生留下的书籍中有不少大周的游记,

这样东拼西凑下来,倒是可以在脑中大致勾勒出大周的大致舆图了。

清北省居北,为河西省、晏南省相挟,而如今的京城定都于晏南省与海东省交界处。

原本的山阳省才是真真正正的与山阴省一岭之隔,隔得便是人间天堑万木岭,且层层叠叠,林草茂盛,实在不是修路的好地方而清北省便又不同,其中间有一段矮岭,虽然通过不易,和又比山阳省好上不少,是以如今山阴省只得绕路而来徐韶华将这些理清楚后,又想起清北省要途径的河西省与晏南省交界之处,只保持笑容,没有多言。也难怪驿丞要藏一半,漏一半的说了,否则若是照实说,那便是清北省还算安全,可到了匪患横行的怀安府就不一样了。徐韶华附和了两句。驿丞见他没有怀疑。这才摸了把迁。将早就准备好的马车指给了他

“徐秀才,你是我大周头一位点贡生,这一路的花销知府大人会报于朝廷报销,这是知府大人替您支取的盘缠,共计纹银百两。驿丞说着,解下腰间早就准备好的钱袋交给徐韶华,徐韶华感受着手里沉甸甸的钱袋,这两目对于点贡的重要突然具象化了。这样赠盘缠,官府护送的待遇,历年也只有乡试之时的一省前三名可得,解元百两,次名五十两,第三名二十两。倒是未曾想到,如今他不过是被点为贡生,便得了这待遇

不过,此为朝廷规定,徐韶华没有拒绝,只拱手一礼,便大大方方的收下了。

驿丞还想要说什么,便听到一洪亮粗犷的声音响起

“老远便听到汝等叽喳不停,这太阳都已经上来,此时不走,更待何时?你说的那劳什子秀才,怎么还没有来?一个五大三粗,络腮胡子的壮汉走了过来,像是一座大山被挪动了一般

徐韶华眼中闪过了羡慕,这汉子六尺有余(一米九),这会儿走过来看着驿丞都要低头

”这就是了,这就是了。

驿丞忙擦了擦汗,前两日立了秋,明明这会儿已经并不如何热了,可是今个驿丞倒是一直汗出如浆。那壮汉盯了徐韶华一阵,这才用土话说了一句什么,随后便黑着脸道

“来了也不吱声,兄弟们,收拾,出发!

驿丞虽然害怕徐韶华听了外面的危险,想要打道回府,可是这会儿也忙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