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噶最大的韭菜(1 / 2)

孙胜英还以为,赵衡在打孙家存银的注意,顿时欲言又止。

“小……小人存在钱庄的钱,可不只是孙家的,还有其他客商的钱。”

孙胜英支支吾吾的辩解。

毕竟这里面有一半的钱,都是孝敬白家的,若是被赵衡夺走了,那白敬斋非杀了他不可。

赵衡摆了摆手,无比真诚道“孙族长,你就放一百个心吧。”

“本太子以储君名誉担保,绝不会对你孙家存银动半点心思,现在你可以老实交代了吧?”

有了保证,孙胜英这才长长松了口气。

小心翼翼的回答道“回殿下的话,孙家在京畿和地方钱庄共计存银……三百六十万两银子。”

此言一出,现场哗然。

“不……不愧是孙家,也太有钱了!”

就连京商们都被惊得目瞪口呆,咋舌不易。

“三百六十万两?就算把整个京畿商会绑在一起,也不及孙家有钱吧?”

“何止!再把三大豪族也算上,也就堪堪与孙家齐平而已。”

“我的天哪,这可仅仅只是存银啊,若是算上孙家的全部资产,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京商们死死盯着孙胜英,心想这货怎么可能赚这么多钱?

就算是楚家,充其量也就有大几十万两银子而已。

而豪族以外,实力最强的京畿大商人,身价也就四五十万两银子。

同样是做生意,为何差距如此之大?

“三百六十万两?那孙家的全部资产,岂不是要过五百万?”

坐在御路车里的元武帝,也被狠狠的惊了一下。

一直以来,元武帝都将孙胜英视为大炎京商表率,根据户部年年上报的京商财务,孙家也就百万银子出头而已。

作为京畿首富,这个身价倒是可以接受。

结果现在,孙胜英的身价足足比朝廷记录的多出了四倍?

这岂不是意味着,孙家这些年变着法的敛财,朕却一无所知?

“好你个孙胜英,好大的胆子,竟然敢谎报家产!”

元武帝满脸愤怒,难怪近年来朝廷一而再,再而三的增加赋税,可是税收却不见涨。

合着朝廷资金紧张,百姓苦不堪言,好处全都被这些中间商人给占了?

元武帝越想越愤怒,直接将戒尺交给祝卿澜,冷冷道“太子今日所为,甚和朕心!”

“朕倒要看看,这群胆大包天的奸商,究竟从大炎身上薅了多少羊毛!”

见元武帝对赵衡的态度从气愤转变为支持,祝卿澜不由松了口气。

“现在陛下相信,衡儿给您送了一份大礼?”

祝卿澜轻声调侃。

元武帝脸上流露出一抹窘态,反正身边没外人,便很是爽快的承认道“这次,确实是朕急躁了,险些错怪了太子。”

祝卿澜顿时心满意足的笑了起来。

另一边,赵衡语重心长的叹了口气“据我所知,孙家共有三大支柱产业,粮食,布匹和瓷器。”

“今年南方虽然丰收,却发生涝灾,货物难以运输,就连朝廷收税所消耗的人力物力,都比往年要多出三成。”

“怎么你这个商人反倒赚大发了?难道你的运力,比朝廷的运力还强?”

面对赵衡的质询,孙胜英不由一阵心虚。

毕竟孙家能够赚这么多钱,自然是靠着地方官府一路开后门。

不过考虑到,手续齐全,不留把柄,因此孙胜英也不害怕,当即回应“都是正常的商业往来,若是殿下不信,大可以去查。”

赵衡摆了摆手“不用查,以孙家的门路,哪怕是赚取不义之财,也不会留有半点把柄。”

“光是地方官府,压低百姓出货价,凭空增加孙家的利润这一点,就没办法查。”

见赵衡对这里面的门路如此精通,孙胜英着实捏了一把冷汗。

好在如赵衡所言,孙家的生意,哪怕再不厚道却都是合法合理。

而且赵衡已经保证,不会对孙家的存银动手,那还有什么好顾虑的?

结果就在这时,赵衡却话锋一转“行了,钱庄今天是不可能营业的,你想要渡过难关,那就借钱吧。”

借钱?

孙胜英一愣“请……请太子殿下明示,京中还有谁,能够借给小人这么多钱补窟窿?”

京商们全都泥菩萨过江,哪有余力支持孙家?

楚家早就被赵衡掏空了,柳家半死不活,黄家倒是有钱,可问题在于,黄家是真正意义上的良商,压根不参与这些破事,就算是有钱也不会借。

就在孙胜英迷茫之际,赵衡直接给他划了一条明道。

“借不到?那就变卖资产啊!”

赵衡逐渐开始收网,张开大口袋,等着孙胜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