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陈芷滑胎(1 / 2)

屋外狂风不止,黄沙遍野,窗户也被拍打作响不止,这样的狂风已经刮了一日一夜,昨日半夜还把院子里的鸡棚刮倒了,倒下来的木头砸死了一只公鸡。

上午时,宁衡冒着大风修鸡棚,姜柔儿就在厨房干净利索的给鸡拔了毛,熬了一锅鸡汤,剩下的鸡肉又和土豆做了个土豆鸡块,配上香喷喷的米饭,俩人吃的满足又舒服。

下午,姜柔儿就和宁衡开始识字,她裹的严严实实,缩在火盆旁,坐在毛绒垫子上,捧着书,专心读书,遇到不会的字,她就把那句读出来,宁衡就能给她背出来。

可每次看了不过两三页,她就昏昏欲睡,舒服的靠在炕边睡熟过去,这时,宁衡也只是摇摇头,起身把她抱到炕上,他在继续坐在窗边读书。

各家各户都是如此,严寒已至,窝在家里猫冬,只有少数会冒着寒冷上山砍柴,或留自家用,或提着去镇子里卖钱。

这大概是村子里最清静的时候,不过这也可能是因为姜柔儿不爱出门,所以没有听到什么流言蜚语。

偶尔陈嫂会上门来坐一会儿,但看到宁衡读书,她就把小豆子塞了过来,由得宁衡给开蒙认字,宁衡还用自己的头发给小豆子做了一支毛笔,姜柔儿试了一下,还不错。

不过,她那个字,丑的惨不忍睹,勉强能让人看出是个“宁”字,宁衡看了半响,眉头紧紧皱着,最后也给她做了一支。

这回,姜柔儿下午就没得闲,苦哈哈和小豆子一样,俩人端坐在桌前开始练字。

开始,她还想着偷懒,结果看到小豆子的字竟然一天天比自己还写的都端正,她不由得有几分害臊,也有个攀比的心,这么大人还比不过一个孩童,不由得心里憋了一股劲,开始认真练习。

如此一个月的功夫,小豆子可以背一本三字经,以及学会了基本的字,姜柔儿的字也写的有模有样,之前不会墨迹连成一片,一行写下来整齐划一。

陈嫂一看小豆子会背《三字经》,高兴的整日想着给姜柔儿些什么谢礼。

思来想去,听小豆子说姜柔儿昨夜被冻醒了,当即就去镇子上裁了布买了白叠子,和陈杏儿母女俩给他们夫妻缝了一床大被子,和一床大褥子,可供三个人睡都不成问题。

当她抱着做好的被子褥子来时,姜柔儿又惊喜又感动,陈嫂只言是作为小豆子认字的谢礼。

是夜,她睡到半夜,忽觉口渴,借着火盆昏暗的亮光下炕,就看到宁衡瑟缩的躲在他那床小破被子里,脸冻的有些发白。

她眼神瞬间变得复杂起来,白日还问他晚上冷不冷,要不要同她一起盖被子,谁知他只是摇头,说他不冷。

“嘴硬。”姜柔儿撇撇嘴,喝完水,她上炕的就把自己的大被子往他身上扯了扯,然后自己抖了抖身上的冷气赶紧缩回被子里,昏昏欲睡时想到要是有个暖气或者电烤箱就好了。

次日,一早醒来的宁衡对于自己和姜柔儿盖了同一张被子,拧眉想了半响,心里还以为是自己太冷了拽过来的,只下定决心,晚上睡觉要警觉一点,不能抢人被子。

谁知,姜柔儿一醒就和他说了要同盖一张被子的事,她的眼睛清亮里面坦坦荡荡,这让宁衡心下有些不舒服,但他到底没说什么,只是抿紧了嘴。

院子里的鸡早就不下蛋了,还一日比一日瘦,姜柔儿就把他们全宰了,把毛和内脏清理干净后,就把它们用蔓草绑好挂在茅草屋的屋梁上,悬空绑着,也不用担心有东西会偷吃。

一日复一日,很快就到了年关,但在年关前,村子里还发生了两桩大事,传的沸沸扬扬。

据说,第一桩就是关于久居家中的张寡妇,也不知因何,她儿子当街把陈东德媳妇揍了,听说按在地上,打的鼻青脸肿,村子里的人拉都拉不起来,还是陈东德用拐杖把人打昏了过去才救了他媳妇。

“陈东德媳妇骂张寡妇不知羞耻,害死她家唯一的血脉,她还打了张寡妇一巴掌,所以张小牛为母出头,回揍了陈东德媳妇,哎,造孽啊,姜丫头,你是没看到那鼻青脸肿,头发都扯掉好多,也有人说,陈寡妇早产生了一个女儿,刚出生就死了,让他儿子扔山上,有人还见到血衣,说的有鼻子有眼,但也有人说根本没怀孕,但陈东德媳妇来闹了,村里人都觉得是滑胎了,所以陈东德媳妇才那么去闹,她认为那是属于陈家的血脉,被陈寡妇谋杀了,最后还是里正放话,不让谈论这件事。”

如此狗血八卦让姜柔儿听的瞠目结舌,她自是知道陈寡妇肚子里的孩子极有可能是陈家的,但怎么也没想到结果竟是这样,孩子竟是没生下来。

这第二桩事发生在腊月初。

一夜大雪直至天明,素来在南方的姜柔儿哪里见过雪,一欣喜若狂的同时又玩心四起,她拉着宁衡一起在院子里的堆雪人。

但宁衡早已见惯了这样的雪景,大雪茫茫,意味着寒冷,村子里大概也没人喜欢,除了姜柔儿和以及小豆子这样贪玩的小孩子。

正在姜柔儿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