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尖酸刻薄的邻居(1 / 2)

捡漏直播间 八宝琉璃 1098 字 1个月前

办公室的人崇敬的欣赏着青铜铃铛,只有一个人例外。

“不过就是一个破铃铛,就是西周的又如何?你们博物馆总不可能因为一个铃铛,就能起死回生。”曾先生很顽强,或者也可以说是很不要脸的赖着不走。

张通的西周青铜铃铛确实是让曾先生很震惊,不过他更大的感觉是受到了羞辱,所以他决定找茬。

“博物馆难不成大力宣传一个铃铛?”

这也确实是现实问题,虽然张通的捐赠确实是很珍贵,但是只有一件新展品绝对是不够的。

“为什么不行?”张通有点不耐烦了,这姓曾的太聒噪了:“话痨。”

张馆长挥手,工作人员再不犹豫直接把话痨拉出去了。

把文化局的人送走,张馆长再次感谢张通的慷慨:“多谢你了张老弟。”

亲近了许多,张通也对张馆长这样的性情中人很喜欢,道:“张叔客气了,咱们都姓张,八百年前说不好就是一家人。”

有时候古董除了本身的考古价值,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能够凝聚华夏人的心。

张馆长心里很熨帖,亲自给张通等人到了茶,边喝边聊。

阿伟悄悄的在群里发消息,看直播看了一半的小伙伴们等着爆料。

“通哥和博物

馆馆长八百年前是一家人,已经认了亲戚,西周青铜铃铛确定已经捐赠安城博物馆。”

“咱们通哥大手笔。”

“通哥,其实千万年前,我们也是一家人,你也送兄弟点东西吧!”

“主播,你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卖馄饨的我吗?”

看不懂啊看不懂,这青铜铃铛怎么说捐就捐。

张通也了解到博物馆这些年确实是很萧条,没办法太多人都过得有些浮躁。

“张叔,这青铜铃铛其实有一套,我可以帮忙找到,都在馆内展览,既然是西周时期的东西,咱们安城又是西周王朝遗址,不如就做一次西周主体的展览,你看行吗?”

“怎么不行?”张馆长哪有不答应的:“只是兄弟,这西周的物件哪里那么容易准备?咱们馆里也就只有些那个时期的文献资料。”

没有真东西,这展览怎么可能办的起来?

张通道:“这张叔就不用担心了,我既然说了,就肯定有办法,东西我都会准备好。”

张馆长连连说好,他是相信张通了,这小兄弟不慕名利,一看就很靠谱。

接着就是商业互捧。

他们一个张叔,一个小兄弟,错着辈分,莫名和谐。

双方又商量了些细节问题,张馆长亲自把他们送

出门。

一路无话,张通刚一回到家,就被爸妈念叨了:“你这孩子出去买个葱怎么去那么长时间,快进来吃饭。”

空着手的张通很无奈,怎么都觉得他是去买葱?

阿伟不知道什么时候提着一捆葱进门,被张通斜了一眼,阿伟很无辜的耸耸肩,他也很无辜,刚刚停车时看见的大葱好像很新鲜的样子,再说他们也不好空着手回来啊。

要命的是,艾米也很兴奋的提了一大捆葱进屋,张通都懒得瞪人了。

张家二老很囧。

“爸妈,他们喜欢吃大葱。”张通很无力的解释道。

理由勉强过关,终于开饭,张通的爸妈虽然很担心自己的儿子没多少钱,养不起孩子,不过看见这么可爱的古幸,还是很喜欢,对他很照顾。

这一顿饭吃的很热闹温馨。

只是他们不知道邻居们笑死了。

“张家那个江大毕业的儿子回家居然就带了两捆大葱,真是出息了。”

“本来是空着手回来的,怕没面子才在小区门口提了大葱。”

“大葱买面子,张家人的脸啊!”

饭后,张通爸妈带着古幸出门散步,张通则列了张清单开始联系人,西周的物件必须要准备了。

还不到半个小时,张通爸妈就带着孩

子回来了,脸色很不好看。

“爸妈怎么了,你们不舒服吗?”张通首先是关心长辈的身体状况,看来有必要带着家人去做个全身检查。

张通爸爸没说话,张通妈妈道:“我们没事,不过儿子,最近几天越来越冷了,空气质量也不好,你们就别出门了,我们一家人好好在家说说话。”

这就是外面有事了,张通稍微琢磨了一下,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这边空气质量确实不怎么样,不如我们搬家吧。”

他们家的小区很旧了,基本上没什么绿化,邻居之间还喜欢嚼舌头,张通本来想明天搬家,看来不用等了。

“什么?搬家!”张家父母跳脚:“搬什么家,儿子你疯了?”

他们能搬去哪?为了两句酸话就要搬家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