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你是这样的欧阳大师(1 / 2)

捡漏直播间 八宝琉璃 1074 字 1个月前

欧阳大师发现张通紧张了,心里得意啊。

“哼哼哼,老子过得桥比你走得路都多,吃的盐比你吃的米都多,还看不清楚你?”

都是一样的有志青年,二十年后看自己,还有什么看不清楚的。

张通就像是欧阳大师的镜子一样。前世今生就在镜子内外。

“您看我说的还行吧?”

坚持住,绝对不能炫耀。

“呵呵。”这大爷最近怎么就爱这么笑?怪吓人的。

“接着往下说。”欧阳大师抬抬下巴,指着剩下的东西道。

张通笑得讨好:“就这几个还是大着胆子猜出来的,剩下的实在是看不出来什么了。”

做人,必须学会韬光养晦。

“你放屁!”欧阳大师坐在一旁的摇椅上,轻蔑的看着张通:“汉代的琥珀枕你都能看出来,那枕头磨得成什么样子了?你连上手都没有,就知道那是童子抱松,剩下的你敢说看不出来?”

“侥幸而已,侥幸,学生最近在练习雕刻,不小心懂了些门道。”张通赶忙打哈哈,试图混过去,他现在的眼里非同常人,即使不开启虚无之眼,也看得更多更清楚。

欧阳大师刷的一下站起来:“那个侥幸,那鼻烟壶是怎么回事?就那

点子鼻烟,要真是明朝的东西,真能留到现在?你小子早就看出来,我是弄得假鼻烟,估计不揭穿,留个错儿,想让我小看你,好放过你是不是?”

张通没想到这位老爷子居然这么精明,他本来想着将计就计,没想到反而把自己玩进套子里了。

“接着看去,再敢跟我玩心眼儿,打断你的腿。”

这威胁的段子好老了啊。

既然藏不住,张通干脆坦然了,欧阳大师虽然脾气不好,看他又不顺眼,为人喜怒不定那么一丢丢,其余的都还好,应该不会害他。

呵呵,呵呵,呵呵。

张通认命的继续看,这么一看就停不住了。

“这么多全是好东西,这是水晶、琉璃、玛瑙,都是真的。”

“我喜欢这个青花瓷,还有这个汝窑,天蓝釉可是好东西。”

“粉彩松鹤图蛐蛐罐,真不错。”

“还有宣德炉。”

“这个是紫水晶雕琢的一跃莲(连)开,好意头,好瓶子。”

张通敞开了看,不过还好忍住没说出太多,他基本上都只说这是个什么东西,再说年代,别的能不说就不说,免得真的被当成怪物。

但是又不能都不说,毕竟对面的那个是已经修炼成仙的老狐狸

找一样出来说得仔细点,只是凑巧蒙对了。

“这里面保存最好的就是这串手串,由十八粒珊瑚珠制成,青金玉佛头和佛头塔。黄绦系一碧玉佩,浅雕祥云。又缀有一对坠角,晶莹剔透。间缀有米粒珍珠,更添华美。”

手串原为佛家消除烦恼障和报障的佛珠,其特定手串颗数有特定佛法含义,“十八子”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这么精致的佛向珍宝,应该是唐朝的物件。”张通道。

欧阳大师把手串拿起来仔细看看,这手串打结的方式就很有唐朝的风格。

自唐到现在,多少金银被腐蚀,这手串上的线绳居然还能保存的这么完整,究竟是为什么?

“这编织的线是金刚草织就,非常的坚韧。但是这种草非常难得,只有最精锐的军队的盔甲才会由金刚草编织的线缝制盔甲。”

能够缝制盔甲的草,存放的长久也不奇怪。

“如果我没猜错,这条手串是某个家族的传世之宝,一直妥帖保管。”

这手串估计是家族当年得到的赏赐,备受重视,代代相传。

饶是对张通的本事已经有了一定的估测,欧阳大师还是忍不住震惊,张通的推理

实在是太正确了,分毫不差。

“手串是我母亲家里的传下来的,只是我母亲是独生女,这手串就传给了我。”

张通点点头,他没说错就好。

“金刚草,我只是听说过,从来没见过,你怎么会知道它运用于唐朝的军队,军队军服上的线可从来没有听说过使用金刚草,不是牛筋线就够了吗?”

欧阳大师惊讶归惊讶,该揪住的幺蛾子还是要揪出来。

“呵呵,呵呵。”张通的脑子转的飞快,他到底是从哪里知道的金刚草?得现编一个。

“别想说你们学校,我去查一查就知道学校到底有什么存书,不瞒你说,市面上卖着的鉴宝方面的书,老头子都看过。”欧阳大师很骄傲,试图堵死张通的路。

张通立刻道:“晚辈怎么会骗前辈呢?我刚刚是没想起来,现在想起来了,是在杨岛的旧书市场侥幸看到的。”

“哪本书?书名、哪个出版社哪一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