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2 / 3)

的名头,他活着一天,就能护住霍琮性命一天。

要是自己出了事,霍琮不就真成孤家寡人了?

郦黎颤抖着提起笔,写下经典回复:“I’m fihank you.”

在这里他不得不佩服霍琮的机智,用英语的话,就算被人截获了信件也不怕,反正景朝境内基本没有外国人。

至于他的英语水平……

算了,能看懂就行。

他在信里写道:哥们,你现在身体怎么样?一定要保重好自己,这个倒霉催的时代可不讲什么人权,连大臣天天都活得提心吊胆,屁股遭殃都是轻的,人头落地不过是朝夕间的事。

你说你当上老大了,我不知道你如今率领的是哪方势力,但若是有什么难处和需要,务必告诉我,我一定全力帮忙。

最后郦黎还加了一句:哥们你有空就多多写信过来,咱们可以里应外合,有我这个皇帝给你当内鬼,不愁你造反不成功。

他负责运筹帷幄,他哥们负责决胜千里之外。

完美!

在信的末尾,他大笔一挥,不仅署上了自己的英文名,还在旁边加了个简笔画的笑脸,盯了半天,脸上情不自禁地扬起一抹笑容来。

哥们啊,就等着你来了!

次日,安竹从宫外回来了。

他不仅打听到了这批话本的来历,还顺利与霍琮派来的人接上了头。

那人自称若雪先生,是沛县一名书吏,他家主公的确姓霍,原本是黎山军首领,刚受了朝廷招安,捐官当了个沛县县尉。

“沛县?”郦黎面色古怪。

难不成,他哥们拿的是汉高祖剧本?

“这位若雪先生,该不会姓萧吧?”

“不,”安竹摇头,“他姓吴名盐,号若雪先生。”

郦黎失望地哦了一声:“你继续。”

“若雪先生说,他家主公日后都会用类似方法往宫中传递消息,”安竹复述道,“每七日点灯一次,以灯为讯。”

“若是平安无事,便在书堂前放一盏绿灯笼;若是有意外发生,需小心行事,便放一盏黄灯笼;若是近期不宜联络……”

“就放红灯笼,我知道。”郦黎摆了摆手,“别的没说吗?”

安竹很想问陛下是怎么知道的,但还是老实回答道:“还有一句,若雪先生代他家主公转告:‘无需担心我,保护好自己,三……’”

郦黎追问:“三什么?”

安竹咽了咽唾沫,闭眼道:“‘三年为期,我来京城接你。’”

郦黎沉默了。

其实内心早已泪流满面:

——爸爸!有你这句话,我死都值了!

安竹谴责道:“陛下乃一国之君,本该坐镇京城垂拱而治,就算离京,也是当地官员们安排接驾,哪里轮到旁人来做主?此乃大逆……”

郦黎:“嗯?”

“——此乃大忠大义之举,”安竹一秒改口,“霍大人是陛下心腹,身处地方,却时刻惦念京中陛下安危,拳拳之心,着实令人感动。”

“你呀。”郦黎好笑地瞥了他一眼。

安竹这样的太监,就像一面镜子,碰上明君就是忠臣,可万一遇到的是庸主或者昏君,那就成了后世人人唾骂的阉党奸宦了。

不过现在皇帝是他,郦黎也很好奇,安竹究竟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安竹窥着他的神色,见郦黎不似生气,于是便从怀里掏出了一块指甲大的金子,赔笑道:“陛下,这是吴先生塞给奴婢的,奴婢不敢私藏。”

郦黎回过神来,被安竹暗藏肉疼的表情逗笑了。

“既然是给你的,就拿着吧。”他说。

虽然感动于好哥们的一番心意,但郦黎并不觉得霍琮能做到三年内带他离京。

因为霍琮现在的官职只是县尉。

所谓县尉,一般负责当地的治安捕盗和司法刑侦,大概就相当于现代的县公安局局长。*

所以,也难怪连安竹都觉得,霍琮的三年之约是天方夜谭。

区区一个九品芝麻官,连进京都不知何年何月,还想带着皇帝私奔?

做梦呢。

可了解了霍琮的境况,郦黎却一下子有紧迫感了。

霍琮是土匪头子招安,出身不好,又是捐官,八成很不被长官待见,在当地不知道能不能吃得开,或许还会被同行使绊子。

他那帮曾经的土匪小弟,郦黎也越想越不踏实。

万一其中有人一个不爽,觉得老大不该受招安,是朝廷走狗,很有可能学张飞把上官绑起来抽小皮.鞭,或者干脆匹夫一怒,拔刀血溅五步……

他哥们的脑袋可是拿过奥赛金奖的,这怎么能够?

郦黎蹙眉问道:“安竹,我私库里有什么宝贝吗?”

得给他哥们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