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作弊(1 / 2)

一直到坐在考场上,林四郎的手心还是不停出着汗,虽不是第一次参加考试,心里依旧慌乱得很。

上一次府学考试,可以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带了些莽撞和不知天高地厚的天真。

结果虽不错,可毕竟只能算小试牛刀。

这回,才是真刀真枪,施展各自本事的时候。

等卷子发下来,林四郎看了前面两题,心慢慢沉下来。

首题为“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

出自中庸第十章,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

前不久的课堂上,府学先生正以此题让大伙儿做了策论,至今记忆犹新。

次题为“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

出自《周易》,讲的是集市的形成,自古至今交易的演变,也不算多难。

第一场考试一共三题,先生说过,只要有两道能答得顺畅流利,至少能在乙等以上。

至此,林四郎的心慢慢安定下来。

仿佛有种尘埃落定的感觉。

他静下心,又将前两道题仔细看了一遍,倒了水准备研磨时,视线落在考卷最后一道考题上。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出自《大学》开篇第一句。

林四郎动作一顿,险些将墨石研磨出砚台外,手心也不小心蹭上墨汁。

第三道题,竟然跟贡院门口兜售考题的男人说的一样。

是巧合,还是……

他顾不上思考太多,时间不等人,赶紧将墨水研磨好,理清脑袋中的思绪,这才开始提笔写字。

不论什么时候,卷面的整齐程度很大程度影响到考官的批卷心情。

三天时间,看起来长,可要写的内容也很多。

三道题,一天一道,看起来貌似刚好,林四郎却想在前两天写完,用第三天时间誊抄检查。

好在府学里头因为帮小侄女抄写书籍,好寄回家给她学习,他写字的速度有了很大提高,准确度也很高。

时而思考时而低头奋力书写,不知不觉间,时间过得飞快,再抬头时,外头已经黑了,贡院里亮了灯笼。

每个考生的屋子里也亮起来烛火。

晚上秉烛誊抄不利于眼睛,林四郎放下笔不再继续,躺卧在床榻上回忆白日里的书写的内容,有不详细或待改善的地方,便爬起来记录下来,等第二日修改。

入睡前,难免又想起第三道试题。

若是门前的考生当时三道题都买下来,不知会不会知晓全部试题。

也不知那道题的答案,是如何写的,会从哪方面入手阐述。

想着想着困意来袭,伴着夏日的蝉鸣和蛙声,林四郎逐渐进入梦乡。

而此时在宋家小院待着的林家人,也是茶饭不思。

祥云算是里头最没心没肺的,下午跟宋章将城里好吃好玩的买了个遍,此刻正坐在床榻上看自己的战利品。

“这个好吃,等四叔出来了,留给他尝。”

“那个皮影也好玩,带回去给天福,他肯定喜欢。”

凤仙在灯下纳鞋底,打算撑着这几日多做几双,给林四郎换洗。

昨日见他脚上那双鞋,还是上次离家时做的,脚后跟都有些磨损了。

张氏和林老太也没闲着,又给宋小公子配了些有益身心,强身健体的药,此刻正在炉子上熬着。

外头忽然闪过一道闷雷,接着刮起大风,温度一连降了好些。

“还好早上又给四郎多添了床被褥,希望今晚上他能睡个安稳觉。”

这场雷一直陆陆续续,持续到第二日。

出了太阳,温度也上来了,偏偏依旧光打雷不下雨。

林老太忧心忡忡道“旱天雷,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尤其是家里人参加考试,天象却怪异,透着不祥,更让人心里不安。

时间一天天过去,终于在第三天傍晚,太阳开始西落,贡院的钟声铛铛作响,大门终于打开。

在门前不远处等候许久的考生家属,鱼贯涌上前,寻找自家人。

祥云借着身体优势,一股脑冲到最前头,林老太等人也立刻跟上,目光紧紧盯着大门方向。

林四郎在大伙儿的注意下,背着书匣子从里头出来。

对比周围人的神色,或兴高采烈,或垂头丧气,林四郎的脸上一片平静,林家人甚至无法从他脸上揣摩出靠得怎么样。

林老太“待会儿谁都不许问四郎考得怎么样,下面还有两场呢,别乱了他的心。”

“知道了,娘。”

“放心吧,婶子,我们懂的!”

林四郎看到家人,脸上终于露出一丝微笑,刚想说什么,身前闪过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