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攒钱给闺女做嫁妆(1 / 2)

林老太送走今天最后一位客人,林老二也从山上地里回来。

他不忍心老娘操劳一天还要进厨房,几日里都是他亲自下厨,给家里老小做饭。

君子远庖厨的道理,在林家早就没人搭理了。

很快,晚饭就做好了,天吉和天福趴在桌子上,捧着比脸还大的碗喝疙瘩汤。

他们已经一连喝了三天疙瘩汤了,里头放了些萝卜和白菜,冬天热乎乎喝上一碗,再把郑氏前段日子贴的饼子烤一烤吃了,浑身都跟着舒坦起来。

可再好吃,顿顿吃天天吃也腻了。

加上之前饭桌上有祥云在,大伙儿吵吵闹闹,连吃饭都觉得更香了。

现在,祥云一走三四天不见人影,林家往日里热闹的餐桌,如今除了吃饭声,连句话都少说,食不知味,别提多没劲了。

天福用勺子捣着碗里的萝卜,阻止了林老二还想往他碗里夹面疙瘩的动作,抬头对他道。

“二叔,妹妹什么时候回来啊?天福想她了,也想吃三婶做的白馒头和糕饼……”

林老二无奈:“快了快了,等三婶跟阿宝妹妹回来,就有摆白馒头和糕饼吃了,现在我们先喝疙瘩汤,好不好?”

天福嘴一瘪,正要把头低下去,突然看见院里的大门被人推开,刚才还被提及的一大一小,出现在门口,脚步匆匆往餐桌方向走来。

林老太瞧外头霜露中,孙女眼睫上都染上了露水,忙把祥云抱到怀里捂手,发觉她手是热乎的,才松了口气,还是没忍住抱怨道。

“天黑了,有什么急事不能白天的时候回来,冬天晚上多冷啊,阿宝身体弱,冻着了怎么得了!”

郑氏道:“娘,我们是坐马车回来的,冻不着,有急事要跟家里交代,等不到明天了。”

林老太正奇怪,就听郑氏倒了两杯热茶,给了祥云一杯,自己喝了一杯,才低声继续道。

“明日县令大人和一位姓朝的公子,要来咱家拜访,不出意外,会在家里小住两日。”

林老太和林老二都是惊讶地倒抽一口冷气。

谁?

县令大人?

好端端的,县令来莲花村干什么,还要在家里住。

林老太第一反应是赶紧反思,家里有没有做什么违法乱纪的事。

冥思苦想好一阵都没想出错漏。

倒是祥云高兴的手舞足蹈好一阵,从听到消息的那刻起,心里雀跃的小火苗就没熄灭过。

郑氏和林老三都以为县令老爷才是此次招待的贵客,只有她察觉到姓朝男人与众不同之处。

朝三……赵三……

听说,平阳王赵括在兄弟中排行第三。

从年纪来看,也跟官家属意的那位极为相近。

如果他真的是平阳王,很有可能就是未来的新君,那林家的运气实在太好了,岂不是抱上一根金大腿。

林老太缓了好半天才冷静下来:“这这……好端端的县令大人来咱家干什么?竹君啊,你老实说,是不是老三在衙门犯什么错了?”

郑氏摇了摇头,笑道:“娘,你想多了,三郎好着呢,今天还被提拔当上了准捕头,县令大人来咱家是因为那位姓朝的公子。”

她三言两语将前些日子给朝公子治病,得了两百两报酬的事情一并说了。

当她把两百两银票放在林老太面前时,屋子里响起几道倒抽凉气的声音。

林老二是被二百两银子怔住了,一时间没察觉出郑氏话中的疏漏,老三夫妻俩,哪有会治病的。

林老太却在听到前因后果的那刻,眼珠子跟粘在孙女身上,扒都扒不下来。

“好好好,跟之前说的一样,你们赚的钱,公中只抽四成,剩下一百二十两你们夫妻俩留下,平日里花销也好,存着给阿宝当嫁妆也罢,都随你们。”

郑氏都做好了银子全部上交的准备,一下子得了一百二十两,整个人都是懵的,一听婆婆的建议,觉得很有道理。

闺女眼瞅着要两岁了,长大是眨眼之间的事情。

听说那些大户人家,从小就给家里姑娘准备嫁妆,等到出嫁的时候,才能抬得起十里红妆。

林家虽不富裕,闺女也是当掌上明珠宠着的,是时候为她未来做准备了。

“我听娘的,存下来给阿宝当嫁妆,日后嫁了人,她夫家才不敢怠慢她。”

祥云摸着藏在空间里的钱袋子和一对金镯子,一副长命锁,感觉自己在小富婆的道路上越走越宽了。

林家得到消息开始,立刻紧锣密鼓拾掇起来。

曹同光是村长,林家第一个通知了他。

等到魏县令的马车驶入莲花村地界,他才真的深切感知到,村里来了大人物了。

因为是私访,魏县令来得低调,特地嘱咐不要让过多人知晓。

因此村里人看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