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筹钱,救人(1 / 2)

一连数日,林家笼罩在乌云密布的氛围中。

饭馆郑氏不想去了,金掌柜得到林老三生死未卜的消息,赶来劝慰她好半晌,直言让郑氏好好处理家里的事,祥云饭馆有她操持出不了乱子。

本应热闹的节日在一片愁云惨雾中多了丝悲凉的意味。

半大小子们知道帮不上忙,努力给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尽量让长辈们有时间商议接下来的行动。

林老太一早去当铺将值钱的金银首饰换了好价钱,又取出了放在钱庄的存银,七七八八算在一处,拢共一万五千三百两。

若是林老三真被蛮夷抓了去,林家人想将其赎出来,还需八万四千七百两。

差得太多,想在短时间内借到这么多银子,无疑是痴人说梦。

为今之计,只有借钱。

钱庄的借款利息高,按月份复利,三成。

八万两银子累计起来,着实吓人,恐怕一旦沾染上,一辈子倾家荡产不说,下半辈子都得给钱庄打工。

林家人正一筹莫展之际,陆续有故人登门拜访。

**观书院山长裴先生,杨家宋家的长辈,还有先前林老太救治过的陶员外郎……

大伙儿听说林家遇到的麻烦事,没等对方开口,亲自登门送钱来了。

少到几百两,多到上千上万两。

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银子票子,林家人无不红了眼眶,挨个儿躬身道谢。

林老太一把年纪,冲每位出钱出力,对林家施以援手的客人鞠躬道谢“大伙儿的情意,老婆子永世难忘,这些钱算是我家向各位借的,按照市场上的价格给诸位利息,四郎,拿笔墨纸砚过来,写借条!”

即便来客纷纷拒绝,表示相信林家的人品,不用特地立字据。

出钱最多的陶员外,更是拄着拐杖,大手一挥让儿子阻拦林四郎的动作“林大夫羞臊我等了,当年若不是您医术高超,保了我一命,如今哪还有我的好日子,您的恩情别说是三五万两银子,就是再多也难以偿还。”

林老太心里知道大伙儿的好意,却不想坏了规矩,一码归一码。

大伙儿见阻拦不了,只得同意老太太写借条的要求,只一点,利息什么的绝对不收。

“好!诸位在我林家危难之际愿意帮忙,是我们的福气,从今往后,但凡各位抓药治病,不管身在何方,只要需要我老婆子,分文不取,凡召必达。”

裴先生上前在借款条上按下手印,打趣道“有林先生这句话,可保大伙儿长命百岁,可是拿钱都买不到的好处,算来,还是我们赚了。”

杨家老太太也是笑得牙不见眼“可不是嘛,林老太太我可不跟你客气啊,今儿就得带走几瓶玉膏,还指望靠你的手艺回春呢。”

宋家夫人先前没来过林家,还是儿子宋章的关系,给林家送过几次丰厚的诊金,一直是宋家老太太联系较多。

这次听闻林家有难,儿子异常担心,不但主动拿出积攒多年的压岁钱,还哭闹着问她借了不老少,可见跟林家四郎关系甚好。

今日本该老太太亲自来,可惜她上了年纪,冬日里怕冷得很,宋夫人便揽了差事。

原以为像林家这样的商贾门第,即便有林大夫这样的医者,一家子终究是有些上不得台面的。

没想到今日一来,先后到了数位镇上有头有脸,有名有姓的人家。

从商贾巨富陶员外,到明世清流裴山长,再到官宦之家代表杨家……

宋夫人心中逐渐产生敬意,连身段也放低了“林大夫不必跟我们客气,人命关天的大事比这些身外之物的金银,重要太多,只是这许多银子和票子带在身上着实笨重又大眼,你们可想要用什么法子带到北境。”

宋夫人的担心不无道理。

此去北境,上千里路,途中不仅要经过绵延山川,加之如今是冬天,山上积雪皑皑,路途十分不便。

保不齐会遇上拦路抢劫的悍匪,或是饥寒交迫的流民。

屋里空气沉寂片刻,还是最有经验的陶员外给了建议。

“这容易,我从前常年在外做生意,年轻的时候没经验,赚了点钱恨不得全部换成银子放在床板下睡觉,哪知道那是最不保险的做法。

后来吃了几次亏,琢磨出个法子,身上只携带几十两碎银子,其余的不管多少,全部换成金子,嵌在马车轮子里。”

此话一出,大家都觉得是个保险的好法子。

当天下午,林老大和林老二到钱庄置换了金子,又买下一匹四轮子的宽大马车,当天晚上拆了车轮子,将金子全部嵌入里头。

干完一切,从外头看过去,半点瞧不出异样。

寒风中,立在院中的林家人感受到空气中飘起的雪花。

今年的第一场雪,家中却没了往昔的热闹,取而代之的是内心对未来无限恐慌。

林老大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