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行,相互照应(1 / 2)

此去北境需要先驾车七八日,再换乘船运半月余,到了地界再换马车前行。

途中劳心劳力,必定是场不算安逸的旅途。

陆路上的行程还算安逸,林家人按照事先说好的,一直跟队伍保持在一个不远不近的距离。

队伍修整,他们也小憩,队伍安营,他们就窝在马车周围架起锅子煮吃食。

因着荒郊野外,想时时刻刻吃上美食是不可能的,一连几日走在前头的队伍嘴里没进油水,五脏庙造反起来。

偏偏林家这边的锅里今日煮羊肉萝卜汤,明日炖野鸡山菌汤,大冬天的来一碗,别管外头飘多大雪,吃进肚子里都暖和和的。

香味一直飘到衙门队伍里,大伙儿不约而同咽了口水。

连领路的官差也是伸着脖子一个劲儿往林老太等人方向瞅,心里那叫一个煎熬。

拿在手上的窝窝头配着湖里接的水,怎么吃都像是在咬硬石头一般。

小王大夫自不会跟在一起受罪,立马舔了脸小跑向林家,大快朵颐起来。

哧溜的声音,听得大伙儿心里更加痒痒,口齿生津。

有些干脆闭上眼睛,捂住口鼻,闻不到香味,权当不知道这回事。

没想过香味不但没消散,反而越来越浓烈,仿佛在鼻尖周围徘徊般。

一睁开眼,王大夫满脸笑意捧着炖蛮野鸡肉汤的大锅过来,嘴里高喊“快快快,来个人接一下,烫死了。”

还在愣神的人群中,很快有人反应过来“给我给我,我衣袖子厚实,烫不着!”

官差鼻腔里全是鸡肉的香味和蘑菇的鲜味,鼻尖用力嗅了两下,惊喜道“没想到荒郊野外的,还能见到祥云饭馆的拿手菜,野鸡枞菌汤。”

小王大夫笑着指了指林老太等人的方向“我师傅她老人家说了,雪天冷,得吃点烫烫的肉汤暖一暖肠胃,接下来的路才能走得顺畅!”

一行几人闻言,直呼林家人仗义,纷纷凑到锅边每人盛上一碗,搭配鲜得掉眉毛的菌菇和软趴到入口即化的鸡肉,从口腔到胃,再到心窝里都是暖暖的。

再上路时,大家对林家人的态度越发友善了。

夜晚入睡时,差役特地招呼林家人上前到队伍中间,晚上有人轮流站岗,顺带保护林家人的安全,让她们可以安心睡个安稳觉。

林家也是懂得知恩图报的,每当饭点功夫,林老太和郑氏便张罗着接过大伙儿的吃食。

好在临出发前,张氏和郑氏在镇上采购了大批食材,鸡鸭鱼肉到瓜果蔬菜,应有尽有。

加上租的马车足够大,连调味料也随身带着,本是郑氏怕路上闺女行车没胃口,想做些好吃的给她换换口味,没想到在路上派上了大用场。

马车一路在陆地上行驶七八日后,终于停在一处码头。

有负责接应的船只靠在路边等候。

先林老太等人一步来的,还有几辆马车,瞧着像是从别处赶来的。

小王大夫仔细打听后才知道,原来是周遭几个州县都派了军医,加上**镇这边,一共凑齐了十几个军医,和二十来个助手。

船桨上,负责接送军医的官员,腰间扛着大刀,身姿魁梧,有习武之人的肃杀之气,一瞧便知是在战场上厮杀过才有的气质。

他颇为不满地看了眼周遭选上来的军医“各地方是找不着学医的人了吗?尽是些七老八十走路都大喘气的老弱病残!”

差役们苦不堪言,连连告罪“阮副将,咱们也是没办法,都知道军营苦,大伙儿不愿意来。”

此话一出,立刻收到阮副将一眼飞刀“又没让他们上战场,这点苦都吃不了,算什么男人?!”

“是是是,但您想想,医者这一行,当然是越老的越有经验,真要送些年轻的生瓜蛋子过来,手艺军爷们也不放心啊!”

阮副将一听觉得有些道理,收了神色,手一抬让人上船。

突然,方才说话的差役,满脸堆笑凑上前“大人,小的有个不情之请,此次去北境,我们地界上其实还来了一位顶顶厉害的大夫,医术厉害到,半死的人几贴药下去就能从阎王爷手上抢回人。”

将领眼皮一抬,终于缓了神色“哪位大夫?等到了军医我定向将军引荐,不会辱没了人才。”

话还没落地,那差役就领了人过来,还是一家五口,老弱妇孺应有尽有。

等知道口中厉害大夫是个老太婆时,阮副将一脚踹翻差役的心都有了。

“这就是你说的顶厉害的大夫?逗我玩儿呢?”他转身就冲手下吩咐道,“招呼船家开船,不可再耽搁!”

眼瞧着人要走,海上前路漫漫,林家一行人没有熟悉路的人做指引,根本找不到方向。

“将军且慢!”林老太声音带了焦急,“将军是否左肩膀受过伤,肋骨位置,半夜疼痛难以入眠,却无法根治?”

抬脚准备离开的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