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海上遇险(1 / 2)

祥云只用来家里人脸上的表情,也知道这件衣服应该是很好看的。
立马跑到所有人面前臭美。
“大伯,阿宝的新衣服好不好看?”
“奶奶,天赐哥哥说我像书中描述的小人鱼,阳光一照反射出跟湖面一样好看的颜色。”
全家都聚在一处,好笑地看小姑娘得意洋洋地展示新衫子。
家里的武先生和邱老都得了新做的衣衫,并没有因为他们是外人,而粗糙了针脚。
林贵看着自己这身夏日衣衫,明显在胳膊肘和膝盖骨都做了加厚处置。
乡镇上的百姓,还是以农活居多。
平常最容易损坏那几处位置,林家妇人都考虑到了。
酷暑持续了三个月,到了九月下寻,地里的庄稼已经被收上来好些日子,再不播种就要错过最好的时机。
百姓们一茬一茬往镇上跑,直奔粮食铺子,指望能有新粮种出售,很可惜粮食铺子货架上摆着的只有跟村民一般的粮食。
大伙儿失望而归,只能将上一次的粮,取一些出来当粮种,即便知道来年收成不会好,却无力改变现实。
日子一天天过得很快,没多久,海上盗匪垄断商品,给镇上带来不小的麻烦。
不仅粮种没了,各家各户盐也见了底,眼瞧着秋日过去就是冬日,棉花也无从寻找,百姓一时间忧心不易。
林老大将情况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想尽快修补好船只出海运输的心情达到顶峰。
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在经历邱老严格培训教育后,林老大学会了修船。
购买合适的木料和涂漆,重新修整粉刷。
就这样过去了大半个月功夫,停靠在岸边名为踏浪的商船,终于修复完成。
当天,陶员外跟在后头将每处地方都仔仔细细检查一遍,竟没发现一样不合心意的。
修补后的商船,比没遇到盗匪钱还要好看庄严。
商船修复好了,下面要找的就是有经验的船长和船员。
船员人选容易,那些曾跟在陶员外后头出海的家丁,都能充当船员。
武先生的组织里的那帮兄弟,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走一趟也不行问题。
船长的人选却有些难办。
在商船还没修复完成时,林老大已经着手寻找船长人选。
到最后还是一无所获,贴出去的招聘单子无人问津,有个别听到消息赶来询问的,一问出发目的地在哪里,就全部打起退堂鼓。
看来盗匪给大伙儿的阴影真的很深。
到最后,林老大还是找到了船长,不是别人,正是林家的武先生。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对船员的训练,主要考验每个人对于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武先生当场筛选掉几个明显不过活络的。
亲自又重新选了几个。
林家所有人,这段日子都在为林老大出海做准备。
除了路上可以果腹的食物,更重要的是防身用的的武器。
天吉将宝贝弓弩塞到大伯手中:“大伯,要是海上遇到盗匪,就按下这个键,敌人如果很多,装弓箭的速度一定要缩短。”
他越说越觉得不放心,如今家里就他一个习武的孙子辈,他不照顾大家,谁来照顾?
林老大没有辜负侄子好意,接过弓弩发誓会好好利用。
出海的那一日,从一早还没从家门口离开,已经有不少人围在林家门前看热闹。
大伙儿都是听说林家儿子要出海的消息,来松松的。
这些日子,林老太没少在邻居耳边说儿子出海的初衷。
给大伙儿带回来优质稻种,保暖棉花……
街坊四邻无不夸赞老大有本事。
船长加上船员和林老大,一共二十余人,在百姓的注意下,坐上了去吴江的大船。
海面上无波无澜,今日是个极好的天气,林家人查了八字,确实适合远行。
林老大站在船舷上,挥手跟岸上的家人告别。
张氏红着眼,叮嘱道:“在外照顾好自己,不许喝酒,更不许找姑娘,我知道吴江有不少出名的青楼瓦肆,要是让我知道你阳奉阴违,回来就烧了你的嘴。”
林老大听了连连点头,没多久船只变成远方一处看不清的黑影。
船只在海上顺利航行了四日,只需再过一日便能安全抵达吴江县。
大伙儿都庆幸一路上没碰到什么怪异的事,也没遇到海贼。
不知是不是他们发觉船上没什么值钱的东西,还是觉得林家带出来的人多,对方打不过才跑路的。
谁知,当天晚上,刚在甲板上烤了鱼,吃了熬煮的白粥,打算轮流守夜的时候。
船只后身突然像是被撞了一下,林老大感觉到脚下明显的颤抖。
有船员跑去查看,回来告诉了个消息,商船被一条捕鱼船只撞上了。
林老大赶过去时,看到的是月光下,一个手拿鱼叉的少女,静静站在渔船中央位置,她的神色平和,仿佛天生就该活在大海里,波澜不惊。
等一条深褐色的大鱼游到少女近处,她当即狠狠刺下去,铁叉贯穿大鱼身体,空气中弥漫起一股血腥味。
有船员出声:“你是什么人?”
少女:“附近的渔女,靠打渔为生。”
“打鱼离远些,没看到我们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