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京都大事 四(1 / 2)

昨夜发生的事许是因为深夜的原因,终究没有在京都传扬开来。朝中的大臣们知道的也极少。就算知道的寥寥无几的那几个人也极有默契的没有说出来。那是皇上的决定!皇上既然不说,便是不想有人知道。官当到这种地步,这点眼力见还是必须有的。所以上朝之后大家该干啥干啥,原本以为这一天与平日并无两样,可在晌午时候却有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那处无人能管,也无法去管的被满朝官员们自动忽略了的贫民窟,今儿个忽然之间名声大噪!“征召贫民窟的壮年去修建科学院”“工部黄尚书亲自去了贫民窟”“可不仅仅是黄尚书,工部去了不少人,另外京兆府的捕快也全都在贫民窟!”“皇上的意思”“那肯定的啊,没有皇上放话,黄尚书敢做出那样的决定”“这……倒不失为一件大好事,只是修建科学院需要那么多的人么”“……”朝中在议论,玉京城里却已经沸腾!毕竟这是史无前例的一件大事,不仅仅是贫民窟的百姓们充满了期待,整个玉京城的街坊们对此也极为震惊。“去科学院干活管吃管住每天还给二十文钱”“是啊,我听说就是昨儿个皇上亲自去了一趟贫民窟,皇上在见到了那处百姓的不易之后做出的决定!”“皇上圣明啊!”“此举,可帮助贫民窟的人渡过这个寒冬,这便是救了许多人的命,是无上造化!”一处茶园。院子里是皑皑白雪,围着院子的茶榭里坐满了茶客。在这里饮茶的茶客多少都有一些身家,也多少都有一些年岁。靠窗的一处茶位旁坐着两个老人。此刻二人都极为惊诧的对视了一眼,片刻之后会心一笑。苏明堂一捋长须,看了看陈丁卯,笑道:“世人皆说皇上不靠谱……便是有些荒诞的意思。”“老夫却从来没有这样认为过。”“瞧瞧,皇上此举一举三得!”“这,便是真正的大智慧!”他的话音刚落,茶榭里又有声音响起:“喂喂喂,我说,皇上并没有说仅限于那处贫民窟的人吧”“朱老板,莫非你还有意去挣那二十文钱”周围人大笑。那穿着一身皮袄戴着一顶皮毡帽的中年男子一家伙站了起来,他轻蔑的看了看那些大笑的人,“尔等是饱汉子不知道饿汉子饥!”“皇上此举虽说解决了平民窟那些人这个冬的生计问题,但就在玉京城外,还有许多的乡村集镇!”“我老朱做的是走街串户的小生意,时常去那些乡村集镇。”“你们做的都是大生意,坐在铺子里就能赚钱,哪里知道那些百姓之苦!”他这话一出,满场顿时安静。苏明堂二人也扭头向他看了过去。朱老板一捋两撇八字胡须一声叹息:“玉京城周边方圆百里,有集镇十三,有村庄七十六,有人口共计约五万余。”“他们的日子与贫民窟的人相比……并无两样!”“我的意思是,皇上出此良策,惠及贫民窟十五万余人,何不再惠及那五万余人!”“另外,就算是除去贫民窟,咱玉京城里也还有许多的生活难以为继的家庭。”“我估摸着,这时候恐怕有不少人正向贫民窟涌去!”“我得走了。”“朱老板要去哪”“去告诉那些集镇乡村的百姓……许能让他们也渡过这个寒冬!”有人说:“百里之遥,天寒地冻,恐怕来不及。”“……那该如何是好”“得告诉皇上,请工部招人这事再宽延一些日子。”朱老板止步,回头:“可谁能面见皇上呢”“老夫或许可以!”苏明堂站了起来,“这位朱老板所言有理!”“皆为大宁子民,实不宜厚此薄彼,只是皇上刚登基不久,他尚不清楚罢了!”朱老板躬身一礼:“那就有劳老丈了!”苏明堂二人起身离去,今儿个他和陈丁卯本就要入宫。倒不是见皇上,而是要去户部参加漕运竞标之事。户部尚书李文厚主持,这事儿托付给李尚书,请他去皇上面前为那些百姓说上几句,皇上许能同意。都是为了一口饭吃,那些百姓们,不容易!…………户部。李文翰听到这个消息皱起了眉头。他望着窗外依旧飘飞的漫天大雪,心想这小子,归园究竟有多少银子此举当是上策。也是善策。莫要说贫民窟的百姓了,这么冷的天,就算是自己的尚书府里,若不生上炭火也是熬不住的。每一个冬,贫民窟那边怎么着也会死个千八百号人。多为老人幼儿。户部知道,却无能为力。李辰安做了这么一件事……也算是功德无量了。想了想,他走出了户部衙门,向御书房而去。本想问问李辰安对漕运招标之事还有什么旨意,可当他抵达御书房的时候才发现李辰安并没有在这里。今儿个,他根本就没有进宫!这皇帝……他又跑哪里去了呢李辰安在梅园。王正浩轩也在梅园。锅里炖着狗肉,王正浩轩今儿个却并没有炖狗肉的欣喜。他看着李辰安,严肃的问道:“这么说,我爹还是有危险”李辰安点了点头:“毕竟是在荒人的土地上……昨夜我已安排了一番,回来之后想了想,这事儿还是得让你知道。”王正浩轩起身:“我现在就去追上玄甲营!”“等等,”“等什么”“等那只海东青回来。”那只海东青,就是萧包子带着的那只鸟。王正浩轩扭头看向了萧包子,“嫂子,那只鸟去了哪里”萧包子给炉子里放入了两块木炭,那双细长的眼看向了王正浩轩。“它在荒国!”王正浩轩一愣,这才想起从荒国的南溪州回来时候就再没有看见那只鸟了。“它在荒国干什么”萧包子撇了撇嘴,“找相公!”“……”王正浩轩目瞪口呆。“那它啥时候才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