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又见雪飘过 七(1 / 2)

主仆二人的对话并没有隐瞒。陈宿和陈菲儿都惊呆了!堂堂幽都县县令,日子过得竟然如此窘迫——陈菲儿暗地里打量着诸葛不亮。这人……书房里灯光有些昏暗,看上去有些黑!身高体魄倒还不错,衣着……看上去就是最为普通的棉袄。相貌……说不上堂堂,也说不上难看,就是两个字:普通!以颍州陈氏的家境地位,嫡出的菲儿小姐要长相有长相,要学问有学问。当宁国的世家门阀被皇权打压的时候,这些世家门阀家的子女多互为联姻,再不济也是嫁入本地乡绅大户之家。不管如何,日子过得是颇为滋润的。现在爷爷说新皇帝与历代皇帝都不一样。他似乎并不在乎世家对朝廷的威胁。他也不介意世家之子科考从政。那么世家门阀的子女最好的婚配对象就是朝中的官员!因为官宦之家与商贾之家的路是截然不一样的。朝中的官员有很多!京都更多!还都是高官!以颍州陈氏的身份,以自己的相貌学识,要嫁给京都某个大员家的公子这并不难,可偏偏爷爷却希望自己嫁给眼前这个平凡普通的小小县令……世家的家风极严。家规更严。陈菲儿是不能违背爷爷的意志的,所以她来了。作为颍州陈氏的掌舵者,陈菲儿深知爷爷的眼光。只是这一次……爷爷并没有见过诸葛不亮,他为什么要自己来这苦寒之地看看这个日子过得都揭不开锅的已婚的男子陈菲儿并没有看不起诸葛不亮,因为她已知道诸葛不亮是皇上亲自任命的幽都县县令。能被天下第一诗仙看中,想来这诸葛不亮是有极高的才华的。曾经的摄政王而今已成为了宁国的皇帝,她也知道面前的这个不起眼的男子,将来可能会一飞冲天。是可能!因为皇上远在京都,而诸葛不亮却在遥远的幽都县!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地方。皇上的事很多,而人的记忆是有局限的。或许过那么三五年,皇上便将他给遗忘,那么他的未来也极有可能就在这幽都县当一辈子的县令。如果自己真嫁给了他,便意味着自己的这一辈子也将这地方度过。感情,至少现在是没有丝毫感情的。在利益至上的世家门阀,陈菲儿所看中的同样是未来夫婿的前程。这时候的诸葛不亮的前程,就像这书房里的烛火一般暗淡。且再看看。陈菲儿看向了诸葛不亮。诸葛不亮似乎脸皮子挺厚,他毫无所动,淡然说道:“无妨,等我月俸到了还他就行。”小翠很想说你的尚未到手的月俸已所剩无几了,接下来还要过年。但当着外人的面,她终究还是没有说出口来。“……好!”小翠转身离开,诸葛不亮坐在了茶桌前。歉然笑道:“今略苦,来日方甜。”他看向了陈宿,从进来到坐下,他仅仅是用眼角的余光扫了一眼陈菲儿——非礼勿视!这原本是读书人的操守,却令陈菲儿心里颇为不喜。毕竟是刚满十七岁的少女,何况她陈菲儿还有不俗的容颜。这看上去比自己大了十来岁的老男人,不就是个小小县令么竟然不将本小姐打上眼!只是世家的教育让她轻易不会将心中所想表露出来。但想着赶了这么远的路,今儿个晚上估摸着得喝粥……这么冷的天,喝粥可是个麻烦,半夜容易起夜。于是,她起身,冲着诸葛不亮歉然一礼,转身走了出去。马车里带着不多的吃食还有毛毯棉被等物。她去吩咐了丫环取来,那粥也能煮得稠一些,多少还能加两个菜。晚上想来也是没有炭火的……这么冷的天,老遭罪了!这皇上也是!既然任命了他为幽都县县令,明明知道幽都县苦寒,也不多拨付一些银子下来,至少修建一处像样的县衙也好。不管陈菲儿心里如何抱怨,爷爷之命难违。她终究还是在这里住了下来。呆在屋子里很冷,她干脆跟着三叔,在诸葛不亮的带领下,天天去外面找修建冶炼作坊的地方。当然,顺便也跟着诸葛不亮去了各个乡村,她这才真切的体验到了什么叫做穷!少女的心终究是善良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她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并在某一天的傍晚与诸葛不亮探讨了这个问题——“同样是宁人,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颍州陈氏有良田万顷,有产业无数。”“那些田地都是交给佃户们在耕种……同样是种地,但陈氏的佃户所过的日子比这幽都县的农人却好了许多!”她面色肃然的看向了诸葛不亮,“皇上减免了一半的田赋,按理,你治下的这些百姓日子该好起来才对。”“可这数天时间里我随你所见却并非如此,其原因究竟在何处”诸葛不亮倒是没有料到这姑娘会有此想法,他沉吟数息,说道:“我并不知道你颍州陈氏与佃户之间所签订的合约是怎样的。”“但我知道整个宁国,真正种田的人,能够维持一家温饱就算是很不错了。”“这便是皇上两年前就开始推行工商业的原因所在!”“他说农业的问题,是一个短期内不太容易改变的问题。”“因为在种子没有得到极大改良、在高产的农作物没有找到之前,这刀耕火种的种田方式注定了农业的产量不会高。”“所以见效最快的只有商业!”“而商业的大力发展是以工业为基础,它带来的好处就是让百姓们去作坊里做工,也就是拓展百姓们的收入……”“就像你家如果在幽都县修建一处冶炼作坊,修作坊需要人,以后作坊开了工也需要人。”“你们付给这些人工钱,他们便赚到了田地之外的一笔钱。”“这入账增加,兜里有了银子,自然日子就会好许多。”陈菲儿想了想:“可我家的作坊三叔说最多招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