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进行讯问(1 / 2)

于是他先让刘萍带了河雨涵去轧钢厂,并交代稍后到访的理由。

兄妹两来到医院,发现里面仍有警察进行讯问。

由于昨晚案发时间较晚,现场情况模糊不清,今日警察在现场提取到一个足迹,劳保鞋的尺寸是41码。

当看到河大清,他们无意识地观察起他的脚。

河大清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愣住了,忙扶起还是一瘸一拐的河雨柱查看他的鞋说:“到底鞋上有啥?”

警察询问道:“这位朋友,请问您穿多大尺寸的鞋?”

河大清立即回应道:“43码!”

警察的目光转向河雨柱,问道:“这位年轻人穿的是多大呢?”

河雨柱露出了憨厚的笑容:“我的是42码。”

随即,河大清转身转向易中海:“老易,这是搞什么?鞋码还要查一下?”

警察仍然语气平和地解释:“这是例行程序,需要每个人的鞋型信息确认。”

他请两人脱鞋以便测量。

河大清毫不迟疑地脱下鞋子递给他。

警察取出皮尺测量之后,旋即归还了鞋,向易中海摇头表示不是嫌疑人。

同样的询问及过程重复发生在河雨柱身上,尽管有些不情愿,他尴尬地将鞋子取下,霎时之间,房间里充斥起多年的陈腐味道,新来的警员忍不住连声咳嗽,忙遮掩起口鼻。

此刻旁边的大婶迅速开了窗户透气,随着新鲜空气涌入,所有人都舒了口气。

这股气味的确刺鼻!

看着河雨柱送过来的鞋,小警察有些纠结,接过也不是,拒绝也不是。

最后勉为其难收下,草草地量过,便连忙归还。

接着,他还用力搓了搓身上的衣服,向易中海摇摇头确认并非是他,这下夫妻俩心里的担忧总算消减了些。

大婶这时终于露出微笑,对着河雨柱指责说:“柱子啊,小伙子这么大了,洗洗脚怎么这么难呐?”

河雨柱憨憨地笑着说:“大婶,我都洗过了,但走到这地儿又出了些汗。”

随着嫌疑排除,两人都和解了。

大清父子关切地慰问易中海,嘱咐他安心休养,并表态家中如有需求只管提出来别客气。

随后,他们礼貌地道别离开了。

父子两人并肩走着,河大清忽然想起了早上的一幕,”早上的时候我问你要那双夹脚的鞋,就是为了这个?”

河雨柱笑着解释:“昨晚上回想起,我是穿去上班的那双,那双鞋花纹不一样。

原本想换个新鞋来替换,但发现所有的都不合适。

于是记起你那双穿过半年嫌挤脚的鞋子。”

接着,河雨柱笑得有些得意:“对了爸,你的鞋真有味儿!那个警察看到鞋子不想接的神情真好笑!”

河大清笑道反击:“得了,你自己脚臭才是真。

咦?你怎么知道他们会查脚印呀?”

对于这个问题,河雨柱自信地说:“从书里听说的,那些故事里的正义之士不都是这么处理案情吗?提取指纹,追踪脚印和遗留在现场的痕迹嘛!”

说完这些,父子两人边聊边朝着炼铁厂走去,解除了误解,家里的氛围更加温馨和谐。

而在昨天晚上河雨柱难以入眠时,脑海中浮现出的事情,以及对他即将受到警方询问有所预料,让他想象了现代电视上调查案件的方式,指纹、脚印乃至各种可能留下的证据,尤其是在无处寻找指纹的情况下,河雨柱意识到警察查脚印的逻辑性,让他有了这个线索方向。

所以清晨时,他纠缠河大清帮他找出半年前所购买的尺码正好的鞋子,然而却发现一双紧脚的布鞋。

河大清不喜欢穿但也舍不得丢,通常用作拖鞋。

在河大清还未结婚前,不太注重清洁,所以那双鞋内不可避免地散发着味道!不过,河雨柱毫不犹豫地把它穿上!鞋子底部的条纹多少算是有了变化,对于尺寸,即使测出来也可能因为一些变故存在微小差异。

现今的年轻人买鞋时若觉得不合适,老人常讲:“穿着穿就大了!”不曾想,河大清的气味难闻的旧鞋反而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警察专注于鞋子,忘了进行脚部测量!当天傍晚,警察重新来到了院子里,一一测量男人们的鞋码。

仍是之前去医院那位,这回他还很谨慎,戴着口罩。

院子里的人都被询问了脚码,找到了些匹配的鞋样。

然而,在调查时却发现所有人都有人证证明自己不在犯罪现场。

因此,这事儿就这样不了了之了!河雨柱父子由于曾被测过脚码,引起了在一旁观察的老太太复杂的眼神。

心中有鬼之人,总是会想到那些受害者,并且他们确实可能猜测正确。

回到家后,河雨柱把鞋子彻底洗净并晾在外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