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重要的地位(1 / 3)

不过,老太太所求未必仅仅止于此,名声大概在她心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房子安置妥善后,河雨柱特意挑了一个吉日,今天,请来河大清主持,设两席宴请院子里有头有脸的人家,为的是让大家团聚融洽!

这是应该做的事。

每位宾客都是带着厚礼而来,谁也不会空手赴约。

这里可不是以往那个老院子,无需面对那些让人恶心的算计与攀比!

比如过去,即便阎埠贵家保留了些许颜面,但现在贾家则彻底发挥了连吃带拿、不择手段的本事。

上月有人家举办婚礼,送礼最少的是贾家,但收礼最多也是他们!

别人只肯捧一两个大碗装残羹剩饭,贾张氏却要用盆子盛!这让主办者的脸色变得难看无比,直到易中海开口骂了几句,贾张氏才停下手脚。

即使是这种状况,贾张氏仍然能找到反驳的理由:“在我家旭东娶亲那天,你们还不是如此,吃的喝的连汤渣也没给我剩下!”

幸亏易中海及时制止事态进一步升级,一场打斗才没发生在这院子里。

两位威严的人物在这里压场,整个院子变得安静许多。

并不是他不愿意款待那些家中有老弱的邻居,在开餐之前,钱大爷都给他们准备了小小碟盏尝鲜,并提前让家中的老少先享用一番。

这是应当做到的礼数。

八十章 繁忙的日子当然不会只有男人

刘萍和小雨如往常一样到了,不算没女宾,毕竟干娘会特意来认门,还有,甘大娘也被一起邀请了。

这可由不得,钱大爷毕竟独居多年啊!

听说钱大爷尽管传闻黄泛区似乎曾有关家的迹象,但由于他的行动受限,通过他人寻找了好几次,但始终毫无线索。

为此,钱大爷破天荒地穿上了军装,跑到相关部门亲自过问,并让文书帮忙打听,看看是否还能找到一些踪迹,哪怕是一个墓碑,也心安了。

他当时的表现相当动人:已近六十岁的他,在办公室里涕泗横流,像极了年幼孩子。

这是战乱时代的一种寻常情感释放吧。

许许多多人曾抛头颅洒热血,为大众安宁而牺牲了个人家庭,结果等到战争平息后,他们发现自己已经没有所谓的家园。

回想起那次的痛苦,钱大爷每次听见自行车铃声,就满怀希望跑出去查看是否有关于他的消息。

那是既期待又失落的过程,失望源自于毫无音信,而期盼却又怕是失望的预兆。

就这样,时光就在这样的期待和失落之间悄然流逝。

去年年底,相关部门终于传来确切的信息,喜忧参半:不好的是发现了钱大妈的遗墓,好的是有信源提到,钱大爷的儿子或许没死,在他送别母亲之后追随了 。

这个好消息对钱大爷来说是一丝安慰,他的生活总算有了一些阳光。

他将消息留在部门里,期待儿子能找上门,虽然消息指向那只曾经在黄泛区分队,很可能前往西南。

希望之光照亮了前行的路,使钱大爷恢复了不少生气,面对愣小子河雨柱他也能展现开朗,提起昔日熊孩子如河淘气,连同那回挨杖与抢拐杖的故事,都笑嘻嘻地讲了出来。

这番话引起了河大清和王福荣各一声巴掌,也让大伙笑得人仰马翻。

河雨柱一时懵懂不解,不过看他爹的笑容,似乎不是什么坏事。

对于河雨柱那颗只认识数字手机的心,复杂的人情世故自然难以理解透彻。

那天事件发生时,不止他一个人见证,意味着过往已经尘封,河雨柱正式成为院子的一份子。

作为小孩子淘气是常事,更河况他长大成人后定能找到更好的解决途径,比如,正如甘大娘此时说的一样:“这娃儿该找个好人家了,有妻子的话,就再不会胡闹了。”

甘大的言论得到了两位长辈的认可,甚至第二天,他们决定找人说亲,看能不能物色一个适合的女孩。

刘萍忍不住吹嘘自家柱子在钢厂开大车,拿着正式工钱,而且高达四十万元年薪!

这句话引起了一圈人的些许惊讶但并不显过分,男性在私下议论哪个女子适合他们,这种话题本就不足为外人道。

如果家中没有女主内的人,男人通常不会主动去给别人介绍对象!这种说法虽非铁律,却普遍如此!所以在原剧情中,为何那位大妈不愿意为智柱介绍”猪八戒的二姨”就有了合理的解释!她并不看好这桩婚事。

大妈心中明白智柱不可能同意,所以她没必要亲手挑起这段不愉快的关系!

在剧情发展至河大清离开后,大妈一直照料河雨水的生活,即使他们夫妇俩的主要赡养问题不完全依赖于河雨柱。

然而,大妈的贤良形象并未改变。

一旦河雨柱固执起来,与易中海产生分歧,大妈一番开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