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窥(1 / 3)

多少天了!

韩舒樱终于看到剧本动了,小光点开始闪烁

第四场戏,终于完成了。

谢天谢地,她当即心花绽放,一脸开心地跟在江公安身后,狂奔向公交车。

两人先去了锦阳公安局,迁户这事办起来有些麻烦,正常怎么也要多跑几趟公安局才能办下来,可她们赶火车韩舒樱见江公安找了局里后勤部的一个人,很快进来两个专办转迁证的人,他们麻利地一通盖章,将这事办妥了,顺利的把她的户口迁出了锦阳县,章印皆全。她在旁边瞧着,这些人对江公安挺客气,奇怪,江公安明明是鹿城的公安,锦阳公安局的人为什么听他调动,她观察了一会儿,可能公安系统的人脉都比较广吧。拿到户籍地的迁出证明后。江见许音看上面章印有没有错漏。哪怕扔一个章,回头还得再返回来补上,很麻烦,检查完,上午土点登上了去鹿城的火车,到达鹿桥市,天快黑了

棘手的是,马上得解决韩舒樱晚上住宿问题,他不可能把一个女同志带自己宿舍,现在这个点,也不太好麻烦别人。得赶紧找个地方安顿下来,天马上黑了,好在他对这一片儿比较了去解,想了想就有了去处。

“江公安,我户口迁到鹿桥市哪个单位啊?”韩舒樱虽然不懂,但她听到办户籍迁出的那个同志问过江见许,要落户到鹿城哪个单位。她估计迁出后,鹿城那边要有单位接收她的户口才能落户?毕意这个时代政策与六十年后不太一样。“先迁到街道,尽快拿到户口,有了粮本副食本,就可以在街道领粮票,这事不急,户口办下来后,再找合适的单位上班,我先给你找个地方住。“嗯。”韩舒樱对自己不懂的东西,很愿意听取懂得人意见,总之她没意见。

一路上,她跟紧江公安,毕竟人生地不熟,鹿桥市虽是第二次来,但除了收容所她哪里都不知道

江公安带着她拐进胡同,来到一片街道居民区,微弱的光线里,全是一片片矮房子

最后停在一处院落,不是典型的四合院,是以前旧社会一家会馆改建,面积挺大的,墙角还有块石碑,上面写着东山会馆,也不知道是干嘛的,进门是个普通方型格局,周围一圈都是改建的房子,门口有两棵槐树,会馆原来正房的格局已经打乱了,改的乱七八糟,改建前,这里就三户人家,改建后,住进去九户,连上房正厅“家堂”背后五平方米的地方,也建出一个小屋子她跟着江公安进入院里,不少人正坐在院子中间的压水井处,洗菜洗碗洗衣服,见到陌生人进来,抬头好奇地望着他们江公安直接来到西面那排房子,在角落把边一户人家门上敲了敲。

若想买房子,别看这片儿房子破烂,根本买不到,没有人卖,不过租房子的话,找找还是有的

房门打开,一个五十多岁头发花白,头上盘着一个发髻,穿着对襟褂子的高个老妇走出来,脚上是一双黑色的方口布鞋,面相看起来瘦且严厉。见到江见许,老妇脸上挤出点笑意,“是江公安呐。”老妇是院里最早一批住户,其它几户都是后搬过来,早年她家老头子在铁路工作,工资优渥,生活无忧,但前几年得了场病,提早病休了,去年人走了,只剩老妇一人,还有个儿子在外地,儿媳和她关系不好,儿子一家很少回来。江见许与同志处理过院里几次鸡毛零碎的事儿,知道她这边还有个空屋子,天黑了,匆忙间想找个差不多的房子租下来,有点仓促,想来想去,其它几处要么房子破得不像样子,要么就是男的多女的少,一个小姑娘住着不方便。一路上权衡一遍,他带着女同志来到这里,只有老妇这边条件还可以,这寡妇虽然性格不太好相处,有些斤斤计较,但老太太整洁,家里收拾的比较干净,边空房子也经常打扫要不是这老妇租房子挑剔,不爱干净的不租,男的不租,拖家带口的不租,说是年纪大了嫌吵,宁愿空着,否则这房子早租出去了。"牛大娘,你这里房子租了吗。”老妇姓牛,叫牛蕙芳,她搬来的早,所以才有机会抢先买下两间房,这个院儿,不知多少人盯着老妇的房子,现在鹿城能弄到一处房子不知有多难!有钱也买不到,这个老妇一个人有两间,太让人眼红。说得隐晦点,其实不少人都盼着她也随老伴去了,这两间房虽不大,但她儿子在外地,肯定不会回鹿城,到时候回来处理后事,房子肯定要卖,大家都盯着如果别人领着人过来,吊梢眼牛蕙芳眼皮都不一定抬一抬呢,她太清楚这院里人的货色,不少人想打她房子的主意,有的带了人来,说的挺好,住着住着不给钱了,欺负她一个老寡婆子无依无靠,白吃白住,想得美,上次还是眼前这个江公安帮她把人三言两语打发走了。所有人都眼馋她的房子,盼她死,可她偏偏要好好活着。

既然是江公安带人过来,她道:“空着呢,一星期打扫两次,房租两块,需要被褥再加一块,被子刚拆洗过,干净。“行。”江见许没犹豫多久,主要是好住处难找,要考虑方方面面,虽然牛寡妇难相处,但这里地段不错,交通方便,出了大院顺着街道走,把角就是理发馆,再往前走几步老观音寺街口就有一家国营菜站,平时路过可以买了菜直接提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