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新兵连第一个五公里(1 / 2)

等所有人都离开后,旁边一直没有吭声的陆铭走了过来。

“老葛,这些新兵能撑过三公里就已经很不错了,现在上来就跑五公里是不是有点过了啊。”

不是陆铭瞧不起他们,别看网上那些人动不动就把五公里挂在嘴边,可现实中能一口气跑下来的人却寥寥无几。

你自己一个人跑的时候,自然是想快就快,想慢就慢,没有人会去管你。

可江辰他们不行啊,没看那群老兵班长都在后面盯着吗,稍微跑慢一点立马就是劈头盖脸一顿臭骂。

对于陆铭的担忧,葛洪涛不在意的摆了摆手。

“没事,都是十八九岁的小伙子,正是精力旺盛的时候。”

“什么是年轻人?十二点吃饭,十二点半就饿,跑个五公里难道还能出什么事不成?!”

“况且,他们不比咱们,现在是网络社会,年轻人接触到的东西,可比咱们那时候多多了。”

“看的多了,想的也就多了,离经叛道,追求自我,这是现在年轻人的标志。”

“今天这事就是个教训,整个新兵连一百二十八人几乎人人都抽烟,要是不给他们一个深刻的印象,以后还不得乱套啊!”

相较于陆铭这个刚出学校不久的军校生,已经在部队待了数年的葛洪涛看的显然更远一些。

“嗯,今天的事的确有些太过了。”瞥了眼还在冒着白烟的厕所,陆铭点头表示认可。

不过,他虽然认可葛洪涛的说法,但年龄比新兵们大不了多少的他,对连长的某些话却不太认同。

葛洪涛在连长位置上干快十年,军校生也带过好几个,只是瞥了一眼陆铭,就猜到他心里在想什么。

“不过,这些个新兵蛋子也不是全无优点,他们的身体素质或许要差一些,但生活在国家蒸蒸日上时期的他们,在民族自豪感和向心力这方面确实没的说!”

这是葛洪涛的心里话。

除了拳打鹰酱,脚踢毛熊,顺道还踩了某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老一辈革命先烈外,少有像现在的年轻人一样,有如此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当然,这指的是总体而言,而非个例。

外国货就是好东西,国产的就是垃圾,外国的月亮更圆,外国的空气都要比国内香甜……

这些思想曾经甚嚣尘上,影响着无数人。

可随着时间来到新世纪,改革开放大获成功,国力日益陡增,与国外的差距越来越小,在某些方面甚至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

而从小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江辰等人,怎么可能没有受到影响呢。

军队作为国之重器,最重视士兵的思想教育,他们自然是最先注意到这方面变化的人群。

别看刚才葛洪涛把新兵们贬的一无是处,可心底对他们却怀揣着无限期望。

作为新兵连连长,葛洪涛深知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所以,他才要用如此激烈的言语,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军队,什么是军人。

只有打磨掉新兵们身上的浮躁,他们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

这些话,葛洪涛不会对身旁的陆铭说,只能靠他自己慢慢领悟。

葛洪涛很看好陆铭这个刚下连不久的军校生,这一次之所以带着他来新兵连,就是为了让他多了解了解士兵的成长过程。

等陆铭明白了这些道理,他也是一个合格的军队指挥官了。

……

另一边,操场上,正如陆铭所说的那样,绝大多数新兵别说五公里了,就连三公里都没能坚持下来。

刚开始的几百米,在班长们的呵斥催促声中,绝大多数新兵就为数不多的体力消耗干净了。

强撑着跑完三公里后,几乎所有的新兵别说继续跑了,连挪动一下步子都十分费劲。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新兵中不乏体育生甚至从小练武的武校生,这点距离对他们而言并不算什么。

这次突如其来的五公里长跑,就像是一道筛子,将新兵的个人素质筛选出来。

一直跟在新兵身后的众班长们将这些情况默默记了下来。

“李强,身体素质非常优秀,训练好的话,是个当突破手的料,再不济背个弹药,扛个火箭筒应该不成问题。”

五班中,最先引起班长李刚注意的,自然是膀大腰圆的李强。

这家伙本来个子就高,跑起来的时候,一步迈出去几乎能顶其他人两步的距离,速度那叫一个快。

更让李刚惊喜的地方,这家伙的耐力还不差,被他们撵着跑完三公里,还有力气继续跑下去。

如果,没猜错的话,这小子应该练过!

李刚的眼光非常准,李强在高中的时候,曾经是他们学校篮球队的主力,虽然没有专门练习过长跑,但耐力方面却不曾落下。

“再下来是张梦、楚飞、罗明这三个,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