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那就反了吧(1 / 2)

两人回到皇觉寺后,仍然每天撞钟、做饭、打扫佛堂。

不过三年讨饭生涯的磨练,已让两人在寺庙中如鱼得水,与住持和各位大师相处甚好。

两人不用再去洗茅厕,偶尔还能喝点酒、吃点肉。

高志云有时间就泡在藏经阁里阅读,通读佛经、地理、历史等各种书籍,再用现代的思维加以融合,许多见解连住持大师也赞赏有加。

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练一身武艺防身必不可少,高志云闲暇时与朱重八一起练习切磋,不过总是略逊一筹。

两人就这样度过了四年时光。

转眼间,时间来到了公元1351年,元朝的末日要到了。

朝廷下令征召二十五万劳工治理黄河堤坝,各级官员欢欣鼓舞,又可以大发一笔横财。工部、户部、各级官员层层克扣,底层官吏在大街上抓民工去修筑河堤,不想去也行,那就乖乖交钱。

好好的一个治河工程,搞得怨声载道,终于有人举起了反抗元朝的大旗。

公元1351年,韩山童、刘福通在颍州起义。

在后面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发生了几十次起义,人数达到数百万。

高志云在心中盘算着时间,等待他们的机会马上要来了。

此时的朱重八左右为难,现在的起义军实力不强,投奔起义军一旦战败肯定性命难保;在庙里待着,也怕有一天被官府抓去交差,被当成起义军杀掉,做个替死鬼。

就在此时,汤和的一封信改变了他的命运。

这天晚上,朱重八找到高志云的时候,高志云正在藏经阁抱着一本《金刚经》研读,看到朱重八的到来,高志云知道时机已到,毕竟这是朱重八第一次来藏经阁。

朱重八环顾四周,发现四下无人,从怀中摸出一封信交给高志云,低声说道:“大哥,今日收到好友汤和的一封信,有点拿不定主意,还望大哥指点一二。”

高志云微微一笑,打开信件,只见上面写道:“重八吾弟,今元朝腐朽,各地起义四起,元大限不久矣。吾追随濠州郭子兴将军起兵,现至千户。弟为英雄之士,望共抗元朝,成就一番事业。”

看完后,高志云将信件慢慢撕碎,朱重八瞬间明白了高志云这么做的原因。

高志云说道:“重八,如今生逢乱世,即使你我想在这寺庙中苟活一生也几无可能。你胸怀大志,广交豪杰,正应该在这乱世中成就一番事业。汤和是你好友,相信不会亏待于你。”

朱重八默默地点点头。

两人边谋划边往住处走,一个小和尚急匆匆向二人走来,见到二人连忙作揖,说道:“两位大师,智成大师看到朱大师收到了义军的信件,准备去官府告发,两位大师还请早做安排。”

高志云拍拍小和尚的肩膀,嘱咐道:“你速速离去,今日也未曾见过我二人。”

小和尚迅速消失在夜色中。

高志云心中感叹:与人为善,还是有作用的。

一年前,小和尚饿晕在寺门前,高志云将他背进寺里,并安排他在佛堂打扫,虽是粗茶淡饭,总算是个容身之所。

高志云转头说道:“重八,事不宜迟,你我速速收拾行囊,离开此地。”

本来拿不定主意的朱重八一咬牙,重重地点点头。

那就反了吧!!

两人简单收拾行囊,趁着夜色离开了皇觉寺。

到处兵荒马乱,半个月后,两人来到了濠州城。

此时的濠州城正被元军重重包围,三个月久攻不下,元军士气低落,守卫并不算森严。

两人趁着夜色溜到城门口,轻轻地敲着城门。

门轻轻打开一道缝,两人刚钻进门,就被二十几名士兵捉拿。

朱重八并没有慌乱,说道:“我们是来投军的。”

领头的士兵大笑起来:“濠州城都快守不住了,这个时候还来投军?你骗谁呢!”

高志云解释道:“各位官爷,我二人确实是来投军的,千户长汤和是我们的好友,我二人是收到汤和的信件后过来的。”

士兵不能判断真假,只得将二人带至郭子兴面前。

郭子兴坐在元帅椅上,远远审视着两人,一人沉着冷静,另外一人儒雅有礼。

郭子兴在二人眼中没有看到一丝慌乱,不禁暗自佩服,断定二人必定是人才。

汤和急匆匆赶来,先向郭子兴行礼,然后和朱重八紧紧拥抱,两人已经八年未见。

郭子兴言道:“二位兄弟冒险前来,勇气可嘉。朱兄弟暂且做本将军的亲兵,高兄弟就去做汤千户的文书吧。”

两人连忙叩谢。

在回去的路上,朱重八将和高志云结拜的事情告诉汤和,但从高空坠入河中一事并未提及。

两日后,元军再次攻城,数十架云梯,数千士兵蜂拥而至。